“咕嚕嚕”的古怪聲音從此地響起,卻並非是出自於陸峰的身上。止此地自然是還留下來了諸多寶物的,但是“陸道人”見狀,其餘東西亦不要了,說道“走”!
便是要帶著自己的本尊離開此處。
孰料自家本尊微微抬手,示意不須得如此做!當然,其實不須得自家本尊抬手,“陸道人”就發現他是抬不動自己本尊的。
陸峰彷彿是在此間生根發芽,不得動移。見到了“陸道人”移動不了他,陸峰睜開眼睛,平靜的說道“無礙——此刻我卻一時半會走不出去了。我吞吃了別人的果,卻也有了因。因果迴圈,卻在其裡。
‘理藩院衙門’我今依舊無可奈何,但是‘討命詭’是甚麼,我卻有些如觀掌紋了。
如此看來,我來此一端,亦也是有些因果在的。
如今卻是要了然了這些因果在的,你且先離去,我這裡自然還有後手。”
說話之間,那下面惡風又起,止在這個時候,從這土地上面,徐徐的沉降下來了一位大佛爺。
“烏夏帽子大佛爺”落在了此處,攔住了那一道道惡風。
一下來,自然就止住了“風波惡”。
“烏夏帽子大佛爺”就護持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陸峰如是的看了不遠處一眼,便再度閉上了眼睛。
此刻他身上那些“淤積”的“慈悲韻”,在“智慧火”的熬煮之下,都已經開始化作了“甘露”,在他的脈輪之中流轉。
上師的言語依舊在心頭,但是他知道,自己這一番,卻是走的有些遙遠了些。
他在“諸法本源之寺”的“部派”之下,無有走的多遠,但是在“蓮花欽造法寺”的部派之後,卻走到了“無上瑜伽部”,在朝著最後的“大圓滿”進發。
止此刻卻無是說話、解釋的時候。
正是要離開,至於此地的“詭韻”,不值一提,此處最大的寶藏陸峰已經拿到了手中,作為因果,他須得在不久之後,自己做“吹忠”——“護法神的神巫”,做出來了“法會”,須得再尋找一二這座寺廟的“主人”。這座寺廟,卻還生的比較早,彼時還是一個“子孫廟”。
父親的廟子,兒子繼承。
兒子的廟子,孫子上位。
從來都是如此,尚且還無有“輪迴轉世”這樣的“佛子制度”出現哩。這一座寺廟,叫做“哈哈大寺”,亦可以叫做“哈哈寺”。“哈哈寺”就在彼處,不大不小,止在當時的寺廟之中,亦有大名。就算是彼時入主中原的皇帝,都對這寺廟封賞有加。
無過於這一座寺廟,最後亦緩緩消散不見,卻就是應“盤古”蔓延而來,這底下的“地脈”,卻有了自己的心思,吞吃“沉睡”之中的“盤古”血肉,更有甚者,到了後來——便是“大施恩寺”剛剛建立之初,便有了商隊盯上了此間。
叫這“大施恩寺”都開始豢養了這“底下的地脈”,叫其化作“厲詭”之後,在最後竊取了其“本源”。
如此,如此,偌大的三座寺廟,最後卻都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奈何,奈何!
止無常罷了!
陸峰站在原地不動,他知道自己這一番,卻無須得擔心其餘的事端,在他的身邊,還有一位“金剛護法”在哩。
“烏夏帽子大佛爺”落了下來,站在了陸峰的身邊,一把把住了陸峰的胳膊,要將其帶走。
“陸道人”卻指著那不遠處說道“那裡,那裡有好大的資糧。
得了便好。”
“烏夏帽子大佛爺”無視了“陸道人”。
——應他既不是寺廟之中的佛子,又和此事無干,更對他重建寺廟,無有裨益。
若他並非和“永真”有干係,在“烏夏帽子大佛爺”的眼裡,就無有“陸道人”這個東西,他的面前就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