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為帥?
如今朝中還有幾人可以為帥?
於是,朝堂中再次熱鬧了起來,底下全是臣子們聚集在一起商討著推選誰來擔任這個主帥,宋徽宗也樂得看見他們聚在一起討論,這討論的越是歡,恐怕是這人也越容易舉薦出來。
只是,很快宋徽宗就拉下了臉來了。
這特麼討論了半天,就看到你在下面討論,卻不見有人站出來推選,這就有毛病了。
一些會察言觀色的臣子們,看到宋徽宗那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臉色,立即上前推選了一人,乃為先驃騎朗將孫思義。
孫思義?
此人當初在河北時,倒是立下了許多的功勞,跟河北田虎打了一陣子,消滅了田虎的幾個反賊將領。後來這孫思義被調遣到了京西北路去了,這是前不久的事情。
“好,孫思義可以,只是不知諸位大臣們可還有別的人選嗎?”
宋徽宗剛開口答應,朝堂上就又有人站出來了,本以為又是一個站出來推選的,結果此人一開口就是反對。
“官家,這孫思義雖有功勞,如今有空閒,但是此次大軍需要的是一個主帥,孫思義此人單單是對付一個河北田虎就如此的吃力,而且此人統帥大軍的本事太差,這如今可是要率領大軍對付金人的,此人可為將,卻不能為帥。”
“愛卿言之有理。”
宋徽宗也是點了點頭:“不錯,這場戰爭關乎於北方的安穩安定,確實需要選拔一位良帥出來,孫思義作為帥確實不行,諸位愛卿可還有別的舉薦?”
看著宋徽宗期待的表情,場下又是有兩人站出來推選。
可是這兩人無論是誰推選的人都跟這個孫思義差不多,為將尚可,可是為帥的話卻還是差那麼一點點。
之後又有人出來推選,雖然推選的人比孫思義等人好了許多,可是為帥的話,卻又是不夠格的。
這一下,這可就苦惱了眾人了。
這些文臣也漸漸沒了主意。
大宋朝,重文輕武,文臣們個個眼高於頂,平日間哪裡會在乎那些武人武將?也從不會去關心軍中的武將們,是已這個時候讓他們來推選,他們那裡認識的那麼多的武將,更別提其才能如何了。
如今推選的這幾人,這還是跟其中一些文臣有利益瓜葛的,這才會主動推選上來。
倒是王黼,今天這會兒卻是沉默了。
平日間朝會,這位新晉的丞相是最有話語權的,平常也是說話最多的,只是今日到了這推選上了,卻不見其發言。
宋徽宗注意到王黼很久了,這大臣們全部推選完了,卻還不見王黼站出來,他又等了一會兒,這會兒終於耐心不足了,如今北方乃是有如此大事,你一個宰相卻在這個時候給我沉默,你什麼意思?
“王愛卿可有什麼好的賢才舉薦?”
被宋徽宗點名了,王黼這才不甘心的站了出來。
在盤桓利益得失的時候,終於讓王黼做出了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