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趙桓已經被遺忘在邊角落了。
麒麟軍送出的這些藝術品他趙桓是半點內容都插不進去,更別提插畫和欣賞了。人常言有其父必有其子,子必傳其父的藝術才華,比如渾王趙楷就是個例子。
似乎是老天開了個玩笑,宋徽宗趙佶的藝術細胞似乎全被趙楷一個人吸收了。
至於與趙佶的其他兒子……
咳咳,趙桓作為一個太子,也是最耀眼最讓人注目,也是最讓人去攀比比對的。結果原本沒什麼,那個人一生來就是才華橫溢?那個人一生來就對文學悟性滿分?
也許趙桓聰慧,有潛能,但是這份潛能和聰慧絕不是在文學上,在太子這個位置上。
以至於其身居高位,可是這才能卻與高位不符合匹配,完全仗著先天優勢,早一步出生,母親是個皇后。也正是其才能不足,再加上人不夠穩重一直被人拿這些跟趙楷比,甚至還有人以這些為理由要廢太子。
這次的禮物都是琴棋書畫類的,趙桓雖然也去學了這些東西,但是領略的都是一些皮毛,至於鑑賞那就更低能了,甚至支援他的一些臣子都從不跟他討論這個話題,看見這邊東西都一股腦擠著去看這新鮮書畫,都沒人去搭理去在乎趙桓。
至於趙桓自己就更不回去自討沒趣了。
這等風雅的事他懂個錘子,這要過去只會被迎接一群異樣的眼神。
結果就是滿大殿的大臣們都圍繞著鋼琴和小提琴轉,就連肅王趙樞這個平常不怎麼上朝的閒王爺今日也上朝也湊過去圍觀了,唯有太子趙桓站在邊角落那邊獨自畫著圈圈。
他在畫圈圈李初就尷尬了啊。
這人怎麼就這麼不上道呢,現在該你出馬了,你卻這樣,連看都沒往李初這邊看來,弄的李初也不好給他眼神示意,難不成還得走過去親自跟他說?
隨著新一批小太監進來,將這臺鋼琴抬到了側殿後,這場朝會這才開始恢復了正常。
各大臣官員們都紛紛回到了原來的站位上。
太子趙桓也清醒了過來看了李初一眼,得到李初的示意後,他也想朝中一些自己的人使了使眼色。
趙桓也不笨,昨日李初找了他之後,趙桓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和支援著一起聚一起商議這件事,最後相互討論的結果都是認為這件事對太子有利。
雖然大宋朝重文輕武,但是在這種上位的大事上任何一個臣子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武人,尤其是掌控了大量兵權的人有時候甚至比一些文臣更加的讓人喜愛。
趙桓之前就不曾一次兩次去拉攏西軍拉攏种師道等將領,結果得到的是不理不睬,种師道正關心著西夏那邊的戰爭呢,那裡會在如今帝位還如此穩的情況下站位王爺派系?
原先嘛,做成這件事有非常高的難度的。
風險也大,為此少詹事耿南仲更是極力反對這件事。
可是風險大,但是給太子帶來的利益也是非常的巨大,看麒麟軍這幅架勢是打算走歸順朝廷的線路。歸順朝廷,這恐怕是朝中所有人都想看到的結果,因為這樣朝廷就不用廢一兵一卒就能平定一場叛亂,雖然有點不請願,但是如今正是跟金國聯合滅遼的時候,朝廷是沒有精力來放到南方處理這些叛亂。
所以麒麟軍這時機也找的妙,找了一個朝廷沒法拒絕的時間段。
既然麒麟軍歸順已成定事,那麼這件事由太子出面,得到麒麟軍的效忠,這對於太子一黨來說就是賺大了。
麒麟軍十多萬士兵,這對太子的位置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鞏固位置,一旦麒麟軍公開表示站隊太子這邊,日後就算是要廢太子也得先考慮考慮下麒麟軍的態度。一旦太子的位置穩固了,這日後登上皇位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