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弟,你傳承的是咱爸的抽菸喝酒習慣。我聽說你在技校經常和別人一起抽菸喝酒打牌。這個習慣不好。”
三兒子不好意思嘿嘿一笑:“我那是玩,沒有上癮。”
“大哥,我呢?傳承的是啥?”小妹急切的問道。
“顧家。”大兒子簡單的說了這二個字,也不解釋。
大家轉念一想,還真是這樣。這個最小的妹妹確實是顧家。爸爸生悶氣的時候,小妹幫助開解。媽媽忙起來的時候,小妹幫助做家務。就連爸爸喝酒剩下的酒瓶子,也是小妹攢起來賣錢,然後交給媽媽。
小妹問道:“大哥,你自己呢?傳承的什麼?”
大家都很有興趣的看著他。大兒子沉默一下,說道:“翹家。”
這句話說的很合乎實際。自從初中開始,他就在學校住宿,高中畢業就到農村插隊,考上大學去了外地。看樣子以後也不會回廠裡來。算起來,從十二歲起,就離開了家庭,這個年齡打破了老爸當年翹家的記錄。
小妹問道:“大哥,以後你不回咱廠了?”
大兒子笑笑說:“看來是不回來了。我們同學畢業的去向,基本上都是開封、鄭州、洛陽這三個城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家又是一陣恍然。這個大兒子,現在在開封上大學,畢業後在洛陽工作,肯定也不會回到靈寶這個山溝裡。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個大兒子,在開封上學,畢業後到洛陽工作,沒有幾年,就繼續求學,轉戰蘭州、重慶,最後落腳天津。走過的地方數量和謝晉元一樣,也是五個地方。看來,傳承這個東西,真是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裡面,卻又是能夠實實在在存在的表現出來。
由於經常和周圍村民打交道,村民都知道了新衛廠基建科的謝科長,表面看起來脾氣壞,很兇,實際上是個直爽的人。慢慢的熟悉之後,更感覺到謝科長為人厚道,相互之間的關係也變得也好了起來。
不久,村長帶一個十六歲的小夥子,提著雞蛋,專門來到謝科長家裡。
不打不成交,村長現在和謝科長二人之間關係不錯,現在已經都是朋友了。這裡的村民大多都是這樣。在不認可你的時候,對你總算保持深深的戒備心,一旦認可之後,就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
看見村長提著雞蛋進來,謝晉元當然不能收。村長擺擺手說:
“謝科長,這雞蛋不是我的。是這個孩子家給的。”
“我又不認識人家,幹嘛給我送雞蛋?”謝晉元問道。
村長說:“謝科長,我們這是有事找你幫忙來了。”
然後向謝晉元說了情況。
這個孩子叫王冬,是村長家親戚的孩子。初中畢業後無處可去,又不願意在家務農,就拜託村長幫自己在新衛廠找個工作。謝晉元問了問這個小夥子的情況,看見這個孩子比較老實,於是就答應下來。
當時的新衛廠,已經在本地招了一些工人。進廠當一個普通的工人,不是很難的事情。
王冬進廠之後,很有眼色,在分配工作的時候要求跟著謝科長當學徒,學電工。當時有些人就很瞧不上他。
因為,在工廠裡,大家不知道電工的工作性質和車間工人不一樣,平常看見電工整天吊兒郎當的,給人留下的印象不好,都認為電工沒有什麼技術,沒有出息。當時進廠的新工人有很多選擇去車間,選擇當車工、銑工、電焊工等技術工種,但是這個趙冬認死理,認為自己是透過謝科長進來,謝科長就是自己的師傅。
謝科長收下了這個徒弟,但是對他教導起來非常嚴厲。王冬捱罵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一次,甚至是要趕趙冬走。
那次是因為王冬第一次獨自佈線,電線流出的裸線頭短了,與電閘的連線不好,造成接觸不良。謝晉元檢查之後,發現是趙冬在偷懶省事兒,立刻大罵起來:“你幹活這麼笨,還不認真,在這一點線頭上偷奸耍滑。有你這樣的徒弟真是丟我的臉。你不要跟我幹了,我沒有你這樣的徒弟。你回家去吧。”
王冬嚇得大哭。後來,村長來到謝晉元家,再三賠禮道歉,說:
“謝科長,農村出來的孩子,缺乏見識,需要跟著謝科長好好學習。要是趕他回家,以前學的東西都沒用了,也辜負了謝科長以前的一番苦心。希望謝科長高抬貴手。”
妻子看見小夥子在一旁可憐兮兮,也勸他不要和小孩子計較。謝晉元這才消了氣。說道:
“我幹一輩子,從來沒有讓人在工作上挑過我的毛病。你要是跟著我,第一條要學的,不是電工的技術,是對待工作認真的態度。沒有認真的態度,學什麼也學不好。”
王冬唯唯諾諾的答應。於是一場風波過去了。後來,在新衛廠陷入經濟困難時期,王冬出去下海,拉起一支水電安裝施工隊伍,混的風生水起。這是後話。
謝晉元性格直爽,心裡想著什麼事,都可以在臉上看著出來。最典型的就是在他釣魚歸來的時候。
他有一個業餘愛好,就是釣魚。常常在週末,騎著腳踏車,到幾十裡以外的水庫夜釣。不過,半數情況下,都是空手而歸,但他仍然樂此不彼。
第一百二十五章 飛來橫禍
喜歡有國之民請大家收藏:()有國之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