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萍放學回來,看見媽媽和弟弟回來了,一陣歡笑。孩子開始爭搶馬鳴帶回來的芝麻煎餅。家裡充滿了小孩子的笑聲。謝晉元的家裡立刻又恢復了生氣。謝晉元感覺到了這個變化,心裡感慨,一個家庭,妻子孩子,到底是誰也不能缺少啊。
以往的陰鬱散開,謝晉元心裡也高興起來。晚上,他和蘭妮兒互相通報這段時間的情況。蘭妮兒擔憂的說:
“我倒是沒有什麼。就是舉兒。在老家的時候天天吃糠咽菜,恐怕將來對身體不好。”
半年多的吃糠咽菜,大兒子現在的樣子,面黃肌瘦,明顯是營養不良。老家吃的東西確實很多,在缺糧食的時候,就將榆樹皮剝下來,曬乾後磨成粉,摻在玉米麵紅薯面裡,做成三合一面餅或者窩頭。這樣的東西吃進去,沒有什麼營養不說,吃下去還容易便秘。這些東西是饑荒年代大人們用來保命的東西,不是一個幾歲的小孩子能夠消化的了的。
謝晉元大大咧咧的說:“沒事。現在孩子還小,以後會慢慢補上的。我小的時候也是那樣過來的,現在不也是很好?”
這個做父親的,不懂的怎樣養孩子,不知道正因為是小孩子階段,才需要充足的營養。小時候營養不足造成的缺陷,長大後是無法彌補回來的。蘭妮兒也沒文化,竟然相信了丈夫的阿虎,就此放下心來。
謝晉元和蘭妮兒後來也沒有注意到,回老家這半年時間,對大兒子身體造成的影響,使得這個大兒子的個頭,在全家五個孩子中一直是最矮的。
這一天晚飯後,謝晉元聽見有人敲門。他覺得奇怪。是誰呢?
曲子文已經來過了,聽說這個老鄉現在很開朗,見人面帶笑容。他很眼紅謝晉元有兒子,每天下班後就回家,忙著造人。
賀國強也來過了。給自己送來溫暖。
柯察金,這個老外被專家組管的更緊了,嚴格限制他和中國人接觸,輕易不能離開彼得羅夫的視線。
其他的人呢,由於自己脾氣不好的名聲在外,他在這裡談得來的人本來就不多。現在他走路上,遇到以前熟人的時候,人家也總是有意無意躲避自己,好像自己得了傳染病一樣。自從自己被髮配到鍋爐房,家裡就沒有什麼人來串門了。
現在還會有誰來自己家呢?
謝晉元開門一看,意外的發現是胡亮。
“首長。呃,胡廠長。快請進來。”他剛說出口,就拍一下腦門。差點又說錯了,胡亮現在不是以前部隊的首長,是廠裡的副廠長。
胡亮進屋後,就笑著說:
“小謝,我來廠裡這麼長時間,一直沒來你家看你,你不會怪我吧?”
“哪兒的話。我知道廠長很忙。能來看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謝晉元現在心情好,說出來的話也帶著快樂。他一邊說,一邊招呼妻子蘭妮兒倒趕緊水招待。
“這是弟妹?”胡亮問道。
“是的。在株洲工作期間,回老家找的。”謝晉元說道。
“說起來,我還要感謝胡廠長。要不是當初你介紹我去兵工營,我也沒有機會到株洲兵工廠,也不能來這裡。”
胡亮擺擺手,說道:“那是你自己的努力。我聽說你在株洲乾的不錯啊。”
謝晉元謙虛的說:“這都是黨的教育和師傅的功勞。不但讓我有機會學到技術,還學了文化。現在我已經不是文盲了。”
“哦。這很不錯啊。初次見面,我也沒有什麼好東西,這塊毛巾就送給弟妹做禮物吧。”說著,胡亮掏出一塊色彩鮮豔的四方圍巾,遞給謝晉元。
“這怎麼行!”
謝晉元還想推辭,但是蘭妮兒一看見漂亮的方巾,眼睛就亮了。
“真好看。謝謝胡廠長。”蘭妮兒說著就伸手接過去了。
謝晉元尷尬的說:“蘭妮兒是老家農村來的,沒見過世面。”
胡亮笑笑說:“沒關係。弟妹不跟我見外,我很高興。”
說完話題一轉,說道:“小謝同志,有件事情我想跟你說一下。”
謝晉元馬上會意,對妻子說:“你出去看看孩子吧。”
蘭妮兒喜滋滋的拿著圍巾離開,順手關上房門。
胡亮臉色一整,對謝晉元說:
“小謝,以前你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和和氣氣的,上次怎麼發這麼大的火兒,還掀了桌子,連我的面子都不給?”
謝晉元不好意思的說:“別提了。胡廠長。這都怪我脾氣不好。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