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認乾親的習俗都不一樣,柳家村這邊是乾爸乾媽那頭準備豐盛的酒席,孩子這頭則是準備送給乾爸乾媽的禮物,而後再互相認認對方家裡的親戚,事情也就算是成了。
因為柳母是生柳明月的時候難產死了的,柳母孃家那邊的親戚對柳明月都很是不喜,對柳大東就更沒什麼好感了,所以兩邊早就已經斷了往來。
柳大東是個沒見過世面的,除了村裡人也沒其他的熟人朋友,今兒個他也就沒另外請其他人了。
倒是秀嬸孃為了表示重視這門親,還特意把她孃家那邊兄弟老媽都請了過來,讓這場認親宴又多添了份熱鬧。
明月替村長夫婦準備的禮物是兩套新衣服,這還是她拉著柳大東一塊兒,特意走了十八里路去街上菜市場裡頭買的,兩套加起來一共花了四百多塊錢,光是砍價就砍了老半天。
原本柳大東是捨不得花這錢的,還是明月說這禮物要在村民們面前露個面兒,買個太便宜的拿不出手,人家外人也要說閒話,他才咬著牙心痛地給了錢。
村子裡的人都很少買新衣服,一個是捨不得花錢,一個則是沒必要,畢竟他們天天都跟土地泥巴打交道,新衣服也沒時間沒場合穿啊。
不過能收到別人送的新衣服,自然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特別是當村長夫婦發現衣服很合身,顏色又很合他們的心意時,心裡就更加的開心了。
趁著今天開席,村長夫婦就高高興興的穿上了新衣,逢人就說是明月送的認親禮,給足了明月面子。
等來幫忙的村民把菜都端上桌子,大夥兒都坐著吃上了後,村長兩口子才帶著明月端著酒杯,一桌桌的挨個去敬酒,認親改口的同時,順帶著招呼大夥兒吃好喝好。
對於這門認親,村裡人私下說什麼的都有。比如說村長兩口子好算計,看月娃考上好學校了就去巴結了;又比如說月娃是個孝順的,要出去讀書了,還幫她爸找個好靠山;再比如說柳大東這輩子最大的福氣,就是生了個好女兒的等等。
不過當著村長和柳大東等人的面時,大夥兒就只會說好聽的話了。
“我就曉得月娃是個能幹的,考了個那麼好的學校,以後有大出息哦,到時候你們都巴著享福嘍。”
“月娃啊,你聽老輩子說句實在話,你乾爸乾媽還是多疼你的,你看看這席辦得多熱鬧,以後你掙錢了可別忘了他們哦。”
“就是,以後月娃多照顧照顧俊豪娃,兩姐弟互相有個幫助,這日子就好過了。”
“我看月娃就是個老實能幹的,超哥和秀嫂子也是好人,這親事啊,真的結得好嘛!”
“來,喝哦……”
這些村民的話是說到了村長夫婦的心口上了,直把夫婦倆逗得笑容滿面,合不攏嘴。
村長把手裡頭的酒一口悶了,又招呼大家:“你們別顧著喝酒,多夾菜吃哦,都吃好喝好哈,莫客氣,就當自己屋裡一樣。”
明月則是跟在一旁,只管著點頭微笑就是了。
村民們自然是不會客氣,要知道村裡人的經濟都不景氣,他們可難得吃一回席面,個個都逮著那些肉菜開整,吃東西就跟搶似的,人人都吃的是滿嘴流油。
還有那臉皮厚的村民,都已經拿著口袋打包起了菜來,嘴裡還唸唸有詞的說:“我孫兒喜歡吃這個,我夾些回去他二頓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