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肅州遭遇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旱,百姓田裡種下的莊稼全都被活活幹死了,秋後更是顆粒無收,難以度日。
眼看著百姓都過不下去了,肅州王便請求朝廷撥下賑災糧和賑災銀。慕容震向來愛民如子,毫不吝嗇地讓戶部撥下了糧銀。
不過為了提防有人侵吞賑災銀糧,慕容震使了個小心機,特意喚人到肅州地帶,大肆地向百姓宣揚了這次朝廷派發下來的賑災數額,也好順便震一震那些手伸長的傢伙。
然而誰知肅州一派的地方官員膽大包天,一點都沒把朝廷放在眼中。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雁過拔毛,這賑災的東西大頭是一點沒落在百姓的手中,反而被他們給私下侵吞了。
當然最大頭的東西,按著慣例被孝敬給了肅州最大的土皇帝,也就是肅州王。
眼見著官府門口熬的粥,是越來越清澈見底。一碗粥一眼望過去,裡頭的米粒竟然屈指可數,街頭巷尾餓死的百姓也越來越多。
有那膽子大的百姓就集結去了官府裡頭鬧事,追問朝廷給的銀糧哪去了?
然而他們卻是被衙衛敲斷腿骨頭趕了出來,同時得到的還有一句:也是王爺好心,你們才有粥喝,要是再有人來鬧事兒,那就連粥都不給了。
喝這清水粥也是死,不喝這粥也是死,反正怎麼都是死,那倒不如拼死求個痛快。
抱著這樣的念頭,有人出謀劃策,鼓動大家索性一紙狀紙告了這肅州王,只要除了這米缸裡的碩鼠,這米自然就出來了。
可普天之下除了皇帝,又有誰能治得了一洲之王?
所以便有了這出告御狀。
這夥災民也是豁出去了,狀紙上面不僅寫著肅州王縱容手下官員貪贓枉法,還有肅州王的庶子強搶民女,侄子強佔良田等樁樁件件。此外那狀紙上還有數萬人的血印畫押,當真是叫人見了只覺得觸目驚心。
聖上看了是怒氣填胸,當場就命人去將肅州王關押起來,又叫刑部的人狠狠地徹查此事。
而後聖上香也不燒了,臉色極為難看的回了宮。
那才死了嫡子的肅州王,還沒從怒火攻心中反應過來,就被捉進了大獄中。
被押走之時,肅州王只來得及吩咐管事一句:“快去告訴老王妃。”
而老王妃才得知了孫子去世的訊息,整個人都還沒緩過來神,又聽說了兒子被關進了大獄的事情,氣急攻心當即就暈過去了。
等她醒來急匆匆趕進宮,想去向聖上求情,向來是宮中貴客的她,卻是第一次被拒之宮門外。
也是這個時候,老王妃才反應過來:一朝天子一朝臣,她這個親姑姑在聖上心裡的那點子情分,怕是早就被兒子做的那些事給耗盡了。
老王妃暈倒在了宮門外,宮門的守衛卻只是神色淡然地看著。
誰都知道,這回肅州王完了。
近些時日的京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戲臺子上唱的大戲還要精彩。
前有那頂尖的權貴為了塊玉石刀兵相見,一夜之間死了個乾淨。後有災民手捧萬人血書攔住聖駕,狀告肅州王貪汙賑災款。
可巧了不是,如今好幾位王侯因那塊帝王綠起了爭執,全都自相殘殺而死。
歷經好幾個朝代的九大王侯,眼下除了被定了秋後問斬的定遠侯外,也就剩下了肅州王和雲安侯尚且還安好,只是這兩位也都痛失了嫡子。
現在肅州王又惹上了貪汙災款的案子,這叫人怎麼想,都感覺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還有那讀書人私底下悄悄傳話,只道是那些王侯擋了道了,是上面的天要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