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所有課程都結束了,明天應該能夠把欠的4k補上,最次會補2k的。
ps2大家陽了的話千萬別出門,要不然會反覆的,難受~
ps3連花清瘟不是萬能藥,要遵醫囑服用,體寒的好像不行會加重咳嗽。
“東,末日武器準備開始發射!”
“收到!”
當來自旗艦‘盤古號’的准許發射的指令傳到三支已經抵達預定戰位座標上的‘t34改’型無畏艦編隊時,早就摩拳擦掌等待許久的統合部高層之一的東干脆利落的進行了回答。
“各編隊注意,所有末日無畏艦駕駛員將艦船控制許可權轉交給副駕駛。”
由於這種末日無畏艦並沒有安裝會戰裝置,而是使用的是一套提取自泰坦級戰艦主炮的縮小版末日武器,而為了完美容納這套末日武器系統這款無畏艦去除了艦體上所有的炮臺就連常規的點防禦系統也沒有進行安裝,
但是有失必有得,在該型號的無畏艦所搭載的末日武器的威力在經過測試後能夠達到原版的80左右,因此在又經過一系列的改進設計後,這款戰艦名稱從原來的‘t34’型火力支援艦變為了末日無畏。
“戰艦控制許可權轉移,交給副駕駛!”
相同的內容在兩個互不干涉的頻道中響起,每艘末日無畏的駕駛小組的艦長與副艦長進行著命令的複述。
因為這種安裝在無畏艦上的末日武器系統是縮小版的,所以在為了儘可能接近原版火力而設計的時候,犧牲掉了許多重要但是又沒有那麼重要的系統或者部件,
其中就有末日武器的導向環和偏轉立場,這兩種系統部件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戰艦位置不佳時能夠讓將發射出去的攻擊進行一定角度的偏轉。
所以當這些末日無畏準備開火時,就必須要做到將艦首紮紮實實的指向目標,然後在攻擊發出後依靠船體外側的輔助引擎來幫助戰艦進行移動或旋轉從而進行瞄準,這也是為什麼在末日武器發射之前戰艦的駕駛許可權要進行移交的原因。
由於末日武器的發射涉及到海量的資料以及零部件的控制,單靠一位駕駛員是做不到在開火的同時保持船體在一個相對靜止的狀態,更不要提更加精細化的一邊開火一邊進行船體微調了。
要知道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當目標和末日無畏之間的距離為一百萬千米時,僅僅是一度的偏差就會讓末日武器的打擊偏差出去一萬七千多米,更何況現在的末日無畏編隊距離各自目標之間的直線距離遠比一百萬千米大得多的多。
那麼既然這種末日無畏艦在戰場上就像是一個轉動速度不快的固定炮臺了,那麼統合部為什麼要把它造出來呢?
如果被瞄準的目標跑得稍微快一點、靈活一點不就沒有辦法被大到了嗎?
其實這和末日無畏的定位有關。
在統合部的艦船資料資料庫中,這款末日無畏的定位是主力反艦以及攻城的,而能夠被一艘軸長至少為五千米的無畏艦做為攻擊物件的戰艦,都是一些體型與其相仿或者遠超它的大型、超大型戰艦,比如泰坦艦這種長度在十公里以上的超大型艦船;
而攻城定位就更容易理解了,雖然末日無畏在打擊機動靈活的目標時表現異常差勁,但是當它的攻擊對像是那種不會移動、對自己的防禦有著充足自信的站擼型‘選手’時,它的任何缺點就都能夠被接受了,這也是為什麼此次出場末日無畏總共才三個編隊共計三十艘的數量。
“末日武器發射系統迴路連通!”
“緊急洩止閥關閉!”
“安全裝置解除!”
“發射金鑰輸入完畢!”
“最終安全裝置解除!”
每一道命令的下達,都伴隨著認真嚴肅的重複。
在和尋常的不會保留太多的艦內空間的統合部戰艦不一樣,在末日無畏艦的內部,是存在有大片的‘閒置’空間以及艙室,並且在末日武器的各條管線間都留出了足夠三個人並排行走的空間。
此刻由於發射命令的下達,在每艘末日無畏的末日武器附近都匯聚了一大批的統合部玩家以及那些從休眠艙中甦醒過來不到半年的‘支援未來’的青少年們,
他們每個人都嚴格遵守這一道有一道的複雜操作流程,對照並記錄著每一步系統做出的反應——由於第一艘末日無畏艦才走下生產線一個多月,末日武器才進行了不到十次的測試就要迎來實戰的檢驗,所以參與了末日武器縮小專案的所有人都心中沒底。
因此為了記錄珍貴的實戰資料方便萬一出什麼問題了好維修),統合部科學院的所有人都跑過來並平均分配在了三十艘末日無畏上,他們將為末日武器的發射提供全方位的保護。
“第一……第二……第三……末日無畏編隊準備就緒!”
雖然三支末日無畏艦編隊並不在同一個位置,但是每艘末日無畏的艦橋中的情形都是一樣的。
所有對末日武器有過了解或者觀看過它試驗場面的統合部克隆人飛行員們都不由自主的或將目光投向最前面的大螢幕,或看向艦橋中央三位在緩衝液保護下緊閉雙目的戰艦駕駛小組……無畏艦一般實行的是三人駕駛小組模式,也就是一名主駕駛外加兩位副駕駛,由他們三人共同駕馭一艘體長五千米的無畏級戰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目標第七……第六……第四要塞群瞄準完畢!”
在三十位末日無畏主駕駛的視野裡,遠處芝麻大般的要塞群被牢牢的框在準星中。
隨著火控系統在輔助智慧的幫助下進行一系列的微調,戰艦船體四周的姿態控制引擎噴口噴出了漂亮的藍色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