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沒有回答魏旻的話,而是道:“我能將你們所有人的詳細資訊說出來,你們能將自己這些日子,在聖上那裡校對潤色的所有奏章說出來嗎?”
大多數學士都搖搖頭。
顧玉道:“能說出來的人向前一步。”
七十人中,只有十八人站了出來。
在顧玉看來,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了。
畢竟是從萬千考生裡脫穎而出的進士,記憶力果然超群。
顧玉道:“你們十八人中,能將聖上所批奏章中的用意講出來者,向前一步。”
只有五人站了出來。
顧玉繼續道:“你們五人中,覺得若是自己處理奏摺中的政務,能比聖上更好者,向前一步。”
無一人再向前一步。
一來是不敢,誰敢說自己會比聖上處理政務還要好。
二來是真的清楚自己比不過聖上。他們初出書齋,對許多政務都還是一知半解的狀態,怎能跟聖上相提並論。
顧玉點點頭,道:“向前一步者,本官自掏腰包,賞賜五金,向前兩步者,賞賜十金。若有一日,誰能上前三步,本官不光賞賜二十金,加官進爵亦不在話下。”
經過顧玉這一番話,所有人表情都微妙起來。
顧玉這才對魏旻道:“你剛剛說讓你當文翰司的學士,還不如放你回去當一方縣官。”
魏旻額頭上冒出冷汗,他似乎明白了顧玉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明白。
顧玉道:“你們能被本官選到文翰司來,都是能造福一方的人,但是本官要的,不是讓你們守護一方安樂,而是為天下安樂出力。”
七十個人肅然起敬。
顧玉道:“你們處在天子側,手裡摸過的,筆下修飾的,哪一件不是關乎萬民的大事。可是你們大多數人卻只將注意力放在遣詞用句上,剩下的人也不過是草草記下詳情,卻無法對政事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
七十個人齊聲道:“下官慚愧。”
顧玉直言道:“你們是該慚愧。本官從二百多人中將你們選到聖上身邊,是為了讓你們知曉天下事,為天下謀福獻策,你們呢?一邊只知道推敲辭藻,一邊又抱怨自己只能推敲辭藻,更是想著龜縮到小縣城裡,平白辜負了本官的看重。”
顧玉的話不算尖銳,卻讓他們無地自容。
想一想真的是這樣,旁人說他們是打著學士的幌子,做伺候筆墨的僕役之事,他們便真的只做僕役之事。
多少天下大事從他們眼前經過,他們卻不能思考其中的用意,不能為天下大事提出良策。
經過顧玉一番敲打,七十個人這才知道,他們真正要做的,是什麼。
只是...
狀元丁孝吉上前一步,他是剛剛走出兩步的五人其中一個。
丁孝吉道:“敢問小公爺,若是我等有了良策,可否能向聖上進言?”
顧玉道:“你們所進之言,一旦被聖上採用,私底下,本官賞賜你們二十金。”
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顧小公爺好闊氣。
同時,他們都自己的工作蠢蠢欲動起來。
顧玉繼續道:“不過本官醜話說到前頭,若有人貪圖錢財,盲目進言,耽誤了政事,本官決不輕饒。”
給他們錢,一來是知道這些寒門手頭拮据,文翰司又是無權無實的清水衙門,稍作補貼,不至於讓他們因為別人的利誘就鋌而走險。
二來是讓他們在潛意識裡明白,他們的一切都是她給的,只有緊緊跟上她的腳步,按照她的指令行事,才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