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道:“聖上,此事非同小可,必將引起大批朝臣反對,百姓們也不一定能理解聖上的用意。”
言下之意是讓聖上有個心理準備,均田制是從根本上損害了世家的利益,他們怎麼可能鬆口。
就算實行下去,也必將引起世家的反撲,
聖上像是兜頭被澆了一股子涼水,意識到此事施行的困難。
聖上想了半晌,道:“顧玉,你去戶部,先從京畿挑選兩三個縣城,丈量土地,統計人口。”
顧玉一臉嚴肅道:“臣遵旨。”
從勤政殿回到文翰司,顧玉一臉凝重地將今日值班的十個文翰學士叫了過來,吩咐道:“從今往後,你們十人要謹言慎行,不可出半分差錯,不然本官也保不了你們。”
眾人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紛紛應下。
山雨欲來風滿樓。
顧玉到戶部的訊息不脛而走。
自從文翰司創立後,顧玉在吏部幾乎成了透明人,雖也參與一些政事,但能分給她的要緊事著實不多。
更多時候,顧玉還是待在文翰司,與七十個文翰學士一起協助聖上處理朝政。
陡然被聖上派去了戶部,自然引起多番猜想。
顧玉此人早已成了燙手山芋,最開始整出了清談會,又被任命為欽差,直接激得安親王提前謀反。
到了刑部,為聖上生母洗白差點兒丟命,被居尚書趕了出來。
又在吏部協助春闈舉辦,卻搞出來一個文翰司。
可以說顧玉去哪兒,哪兒就得出事。
更何況如今的顧玉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就是聖上的人,她的一言一行皆是聖上授意。
被調去了戶部之時,戶部整體表現出極大的不歡迎。
可惜顧玉過去乃是聖上親自任命,點名道姓讓她前往京畿的雲盧縣和常中縣丈量土地,統計人口。
土地二字戳中了世家的敏感神經,一個個小心觀望著顧玉這又是想幹什麼。
顧玉與幾個戶部官吏率先來到離京都不遠的雲盧縣。
雲盧縣的新任縣令正是高懷,一榜進士及第,他有些迂直,沒能進文翰司,被顧玉安排到雲盧縣當縣令。
雲盧縣因為臨近京都,是個富縣,當時羨煞一眾人等。
高懷出身微寒,從江南走到京都當上一縣縣令屬實不容易。
知道自己能來雲盧縣當縣令,其中定然有顧玉的手筆,走馬上任之後十分勤勉,唯恐辜負了顧玉一番精心安排。
他自己就是窮苦出身,深知百姓所需所想,讓雲盧縣的氣象一新。
此次北方旱災,他更是親自帶領百姓開渠打井,尋找適合旱地耕種的作物,想盡辦法不讓百姓們受餓。
顧玉風塵僕僕來到雲盧縣,高懷親自到城門口來接。
顧玉沿路看到縣裡的風氣,又下鄉考察了一番,一些農人看到高懷親切地打招呼道:“高縣令又來了。”
顧玉看在眼裡,誇讚道:“高縣令,你做得不錯嘛。”
高懷能做到這一步,屬實超出了她的預期。
高懷忙道:“都是顧小公爺的功勞,下官哪裡當得。”
他跟顧玉一直有書信來往,剛上任時什麼都不懂,處處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