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南迴京,要先進宮述職,顧玉跟君澤換上了面聖的官服,一同面聖。
福海出來迎他二人,相似的紅色官服,二人穿出了不同風姿。
平日裡的顧玉性格內斂,現在紅色官服穿在身上,襯得眉目明朗,有了青年人該有的鮮活氣。
而一旁的君澤一如既往張揚恣肆,下頜微抬,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
福海默默感嘆,滿朝文武加起來,都不及二人風華。
誰都愛與長得好看之人打交道,尤其是這兩人正得聖上青眼,福海臉上的笑愈發真切。
君澤道:“福海公公,許久不見,您依然精神矍鑠啊。”
福海道:“呦,可當不得您誇獎,您才是光彩照人,讓奴才不敢直視。”
客氣了兩句後,福海道:“王爺,顧世子,請隨奴才進殿。”
君澤跟顧玉一前一後入殿。
勤政殿的格局依舊,二人見過禮後,便開始把江南的事情徐徐道來。
在江南發生的點點滴滴,自然不能全部交代,二人已經對過口供,只說發現了內鹽場後,安親王氣急敗壞,舉兵謀反。
二人想盡辦法在江南拖住叛軍的步伐。幸得紹太尉兵貴神速,帶援軍及時趕來,這才挽救社稷於水火。
君澤說這話的時候都快噁心死了。
紹無極坑殺了兩萬餘叛軍後,朝野上下無不痛斥他的暴行,御史臺雪花一樣的摺子呈到聖上面前。
聖上大公無私,下令將紹太尉停職查辦,可查來查去,除了坑殺叛軍這件事,什麼都查不出來。
而且坑殺叛軍雖說殘忍,但是為保社稷穩固,以示警戒,還真不好多說什麼。
說多了,聖上會以為你在為叛軍求情,惹得自己一身腥。
誰都能看清聖上對紹無極的維護之意。
君澤這一路沒做出什麼值得聖上高興的事,內鹽場是顧玉發現的,平叛是紹無極帶兵做的。
他君澤做了什麼?
他只不過是跟在紹無極背後撿功勞的莽撞後生,自作主張給那些叛軍留了活路,讓他們白白消耗朝廷的糧食。
然後帶了兩個讓聖上不知如何下手的郡王回來,雖然一個已經死在了半路。
他還把江南的貞節牌坊砸了大半,引得江南人人咒罵。
是非功過,全在聖上一念之間,重要的是挽留聖心。
君澤懂。
哄聖上歡心的事他幹得太多了,現在做起來依然絲滑。
努力忽略心底那股子噁心就是了。
便只能忍住噁心,對自己的功勞苦勞一概不提,全是紹無極的英勇,才救下整個江南。
也給聖上一個臺階下,讓聖上早日把紹無極官復原職,繼續寵信著唄。
他那些“渾事”,聖上笑笑也就過去了,還能跟親外甥一般見識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