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澤說得不錯,把控人心,他不如她。
通寧縣城門忽然湧進來幾十個流民,他們衣衫襤褸,滿身是傷,在通寧縣內散播恐慌。
“大郡王的軍隊打進來後,燒殺搶劫,無惡不作。”
“我家的糧食都被強行徵作軍糧,我不願意,他們就把我的腿打斷了。”
“聽說通寧縣安穩,我們冒死逃出城來。還有無數人死在路上。”
“叛軍所到之處,屍橫遍野,他們滿大街抓壯丁充軍,不願意的當場就殺。”
“...”
謠言如星星之火,只要給一點兒風,就能成燎原之勢,把人們燒得四處呼號。
顧玉冷眼看著,來參軍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不再事不關己,起先還懷疑這謠言的真假,畢竟安親王在江南口碑良好。
於是顧玉剔除了安親王,直接說三位郡王的惡毒行徑。
謠言猛於虎,尤其是在這種風聲鶴唳的時候,所有人都恐慌起來。
都怕通寧縣成為下一個被攻破的城。
蘇縣令罵她卑鄙,罵她不擇手段,顧玉冷眼看著像螞蟻一樣,源源不斷來參軍的人。
忽然一笑。
卑鄙?
那又怎樣。
她就是要讓所有人恐慌,要讓所有人明白,不守城,便會死。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動起來。
人心難測,可人心,是最容易愚弄的。
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
沒有援軍的訊息,也沒有君澤的訊息。
其餘兩路敵軍已經攻下七座城池,唯有大郡王這條線被絆在路上。
顧玉知道,是君澤在擋。
君晉帶領一千水匪回到了運河,他要在通寧縣的河道上形成一道防線。
世道紛亂,真真假假的訊息滿天飛,通寧縣似乎應了那個“寧”字,成為最後的安穩。
沒了君晉,練兵還在繼續。
謠言四起的這幾天裡,通寧縣來參軍的男男女女有一千二多人,其中二百多女人。
收納各縣殘兵敗將兩千餘人。
囚犯四百餘人。
通寧縣目前有兵近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