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芳貴太妃知道宮闈秘辛,是被聖上派人暗殺的。
有人說,聖上早把安親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此次派去的人原打算暗殺安親王,誰知千鈞一髮之際被芳貴太妃擋下一劍。
有人說,刺殺芳貴太妃的人是這次聖上派來江南剿匪的平南將軍,也是安親王的親外甥兒,現在已被安親王擒獲。
還有人說,京郊的這場大火就是上天對不夜城的警示,天道不公,聖心不正,所以降下神火告誡眾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茶館、酒樓、賭坊、花街柳巷的人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不夜城處處風聲鶴唳。
再晚些時候,安親王身著喪衣,將芳貴太妃的遺體從錦宜別墅轉移到安親王府。
錦宜別墅所在的城中心,沒有往日的歡聲笑語,人人表情肅穆地目送安親王和他身後的棺材離開。
扶靈的安親王妃和幾位郡王痛哭不止,打頭的安親王亦是滿臉沉痛。
旁觀百姓中,有人感念安親王的恩德,以及芳貴太妃的慈悲,紛紛哭了起來。
眼淚是會傳染的,一些並無感觸的人在眾目睽睽之下也硬生生擠出幾滴淚,彷彿這個時候不哭就是對芳貴太妃的不敬。
哭著哭著,大家也被這沉痛的氛圍感染了。彷彿死的不是離自己生活很遙遠的芳貴太妃,而是自家親人。
彷彿不哭,才是不正常的。
棺材行至中街,教主在樓上開啟軒窗,看到街上好幾個常在城中心浪蕩的混混,站在人群裡,帶頭歌頌芳貴太妃的和善行徑。
芳貴太妃每至旱澇之年都會施粥贈衣,這是富人、貴人家常用的積德行徑。
他們歌頌感恩無可指摘。
可是這事由混混牽頭說出來未免滑稽。
教主皺起眉頭,一旁的酈若問道:“教主為何憂思,可是有不妥?”
教主道:“不妥,太不妥了。”
但他也看不懂了。
顧玉躲在八方賭坊的事他清楚,這些混混也唯有八方賭坊的殷三爺使喚得動。
顧玉到底想幹什麼?
現在調動這麼多人的情緒對她能有什麼好處?
指明是逍遙王來刺殺的芳貴太妃,豈不是更陷朝廷於不義?
莫非,她已經知道了...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