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翰司出來,顧玉就被君澤堵在半路。
君澤道:“聖上封我為少保,是你提出來的?”
君澤跟顧玉冷戰已久,說話時身子有些僵硬。
顧玉側目看他,道:“王爺訊息靈通,作何明知故問?”
君澤在心裡嘆口氣,他若真是訊息靈通,就不會這麼久,查不到一丁點兒顧玉的秘密。
君澤道:“為何?”
顧玉道:“兩位皇子需要更合適的師父教導。”
君澤握緊了手,道:“僅此而已嗎?”
顧玉看向君澤的眼神不摻雜一絲情緒,冷聲道:“王爺既然不信,何須多此一問。”
說完,顧玉便冷著臉,繞開君澤離開了。
與其說是離開,不如說是落荒而逃。
隔了這麼久才說上幾句話,話裡還都是冰碴子。
她看得到君澤臉上的不自在,她自己亦是如此。
顧玉促成這件事的目的很簡單。
她要給自己留條後路。
先前告訴君澤,會幫他扶持五皇子上位還作數。
如今她跟君澤撕破了臉,不知聖上若再出意外,君澤會不會報復她。
也不知五皇子上位後,會不會因為對她的厭惡,對她毫不客氣地出手。
她想透過成為五皇子的少傅,從而跟五皇子修繕關係,不至於在以後仰人鼻息生存。
退一萬步講,就算修繕不了跟五皇子的關係,大禹朝尊師重道,她一朝成為五皇子的少傅,往後五皇子和君澤想要動她,就要好好掂量掂量天下人的口舌。
她和君澤都被彼此逼進了死衚衕,但最終的目的算是一樣:扶持五皇子上位。
如若不能攜手,只能另闢蹊徑,殊途同歸。
無論朝堂如何風雲變幻,波詭雲譎,南書房的兩位皇子都安然無恙。
顧玉剛踏進南書房,就感受到兩道強烈的目光。
一道來自五皇子,充滿敵意。
另一道來自六皇子,殷切至極。
少師已經來了,顧玉跟他見過禮後,便坐在一旁。
少師是國子監祭酒,顧玉在國子監時,還對其行過師生禮。
雖然在南書房裡,一個少師,一個少傅,地位相當,顧玉面對他還是帶著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