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君澤走後,女帝依然十分惆悵:“我只是怕,顧玉之後會出現第二個王丞相。”
雖然勸住了景君澤,卻沒有勸住女帝,透過顧玉入手,是削弱相權最好的捷徑。
太后道:“玉蟬兒,世家日漸衰落,寒門逐漸崛起,很難再出現下一個王丞相的。”
“汪御史說的話我都聽說了,前面那麼多不堪入耳的胡言亂語,卻有一句說到了正地方,中庸之道。”
“就算你從顧玉開始,削弱相權,集中皇權,焉知往後景姓子孫不會再出現一個荒淫無道的惑帝,一個剛愎自用的剌帝。若是那樣,還不如再出第二個能扶大廈將傾的王丞相制衡一二。”
女帝驚道:“母后!”
太后只是淡淡道:“庸人自擾之。”
女帝心亂如麻,理智告訴她太后說的是對的,但是感情上,宮變給她帶來的影響還是太大了。
“那澤兒呢?澤兒怎麼辦?難不成他要一直單著?”
太后不以為然笑了笑:“說的好像他單著就有多寂寞了一樣,兩個人孩子都有了。”
女帝語氣不善道:“沒有正經成親,有孩子也是私生子。”
太后道:“兩個孩子上了顧家族譜,明明白白寫了二人的名字,也快要上皇室玉牒了,且父母是誰大家夥兒都清楚,怎麼會是私生子?”
女帝道:“我就是心裡頭發堵,一直以來,澤兒也太委屈了些。”
太后道:“玉蟬兒,你和澤兒一樣,人生路走得太順了。一出生就是長公主,深受惑帝寵愛,又有我為你謀劃一切。後來你自己不爭氣,走了岔路,又有顧玉和澤兒幫你成事。一路都有人為你保駕護航,雖有波折,終究有驚無險。你不懂君晉,也不懂顧玉。”
女帝想到父皇重病之前,各方明爭暗鬥,風聲鶴唳,君晉在她身邊,常常患得患失,她卻覺得是君晉想太多,無論她是公主還是女帝,自己都會愛著君晉。
顧玉那麼冷漠的一個人,也會因為擔心景君澤以後上位,尊卑有別,二人的距離會越來越遠,而患得患失嗎?
太后繼續道:“顧玉看似無情,實則對澤兒的用心不比澤兒少,她若是真的貪戀權柄大於一切,就不會冒險扶持你上位。”
“你別忘了,當時她手上可是攥著景棠。後來景棠屢次對顧玉示弱,顧玉但凡不那麼堅定地選擇澤兒,就會約束景棠不讓他再服丹藥。”
“亦或者想方設法讓景棠生下一個孩子,自己挾龍子以令諸侯,不比冒天下之大不韙,扶持你一個女帝簡單嗎?”
“那才是真正的手握大權,而非現在,想要做什麼,還需上書於你,仰你鼻息,聽你訓斥。”
太后的一番話把赤裸裸的現實攤在女帝面前。
太后道:“你是怎麼登上鳳座的,自己好好想想吧。”
顧玥在後宮中,也對朝堂上發生的事有所耳聞。
一聽說太子把孩子抱回東宮,就知道他們二人鬧彆扭了。
顧玥知道顧玉性格太硬,又好面子,便連忙把顧玉叫到宮裡。
顧玉也是心神不寧:“事情緊急,還是汪御史最後一番話點醒了我,我就沒想那麼多,直接說出來了。”
顧玥語重心長道:“顧玉,你對太子到底是什麼想法?”
阿姐溫柔的聲音讓顧玉放下防備,默默道:“我愛他。”
顧玥道:“你既然愛他,為什麼又要把事情做得這麼絕?”
顧玉心亂如麻,從阿姐身邊站了起來,有點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