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命嗎?
她怎麼認命?
偏偏她問玉蟬兒,悔不悔時,玉蟬兒斬釘截鐵道:“不悔!”
她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
是不是不該對無辜的雲嬪下手這麼狠?以至於她和玉蟬兒之間生出隔閡。
是不是把玉蟬兒保護得太好了些?讓她不知人心險惡,人性複雜。
是不是不該讓玉蟬兒爭奪這個皇位?世間真的有太多比權勢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情愛。
她被景宣奉為太后,景宣日日天不亮便來請安,似乎比玉蟬兒這個女兒還要孝順。
玉蟬兒能夠繼續參政,景宣還放心讓君晉手握兵權,出征南蠻。
太子逼宮失敗,他的幾個孩子被帶到永安巷,陸陸續續都死了。
大概是江月存著幾分對敬德皇后的愧疚和憐憫,她讓花錦城出手,為敬德皇后留下了一個血脈。
景安在宮變時“護駕有功”,又有先帝遺囑在,被派去了富庶的江南,芳貴太妃陪同前往。
景端還是老樣子,每天吃吃喝喝睡睡,傻人有傻福,竟被留在京都。
其他皇子,皆在宮變之時死了。
大家似乎都得償所願了,可江月就是覺得不對勁兒。
她將其解釋為不甘心。
這種不甘心讓她坐立難安,徹夜難眠。
午夜夢迴,要麼悔恨自己對雲嬪下手太狠,導致她跟玉蟬兒母女間有了心結,要麼悔恨自己下手不夠狠,留下了景宣的性命。
悔來悔去,木已成舟,無濟於事。
玉蟬兒完全沉浸於愛情的蜜糖之中,隨著君澤一日日長大,需要耗費的精力變多,君晉又時常出征在外,她只能一點點放手朝政,參政公主的威風一日日消減。
君夢蘭也是個單純到有點兒傻的姑娘,身為皇后,任由她這個太后獨攬後宮大權,還會因為玉蟬兒的事情,小心翼翼討好她。
一切的不甘心結束於景尚的出生。
那一天,是所有人命運的轉折點。
蟄伏已久,坐穩皇位的景宣終於按捺不住動手了。
無人倖免於難。
江月帶著的不甘和悔恨在離宮那一刻達到了極點,長達十六年的籌謀,就此開始。
她人在五臺山吃齋唸佛,心思牽掛著皇城的一切人,一切事。
花錦城留在宮裡,替她掌控一切。
只是她沒想到,花錦城早已脫離了她的控制,用她給的錢在江南成立邪教,還將敬德皇后的唯一活下來的孫子當了邪教的教主。
花錦城是個瘋子,比她還瘋。
她是為了玉蟬兒籌謀一切。
花錦城則是為了毀掉惑帝和雲嬪的血脈,甚至毀掉大禹江山。
因為有她護著,花錦城不敢對玉蟬兒動手,便試著把毒手伸向了景宣。
徐皇后那個蠢貨,張牙舞爪,得意張狂,沒有半分皇后的樣子。
徐家也不會是一群無能鼠輩,怎麼會得到同心膏這種前朝禁藥,毀人心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