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成為顧丞相後,大多數人心中都覺得果然如此,但也有人覺得顧玉年紀太輕,擔不起江山。
但張太師率先表態,大張旗鼓向鎮國公府送去賀禮,又在朝會時跟顧玉表現得很是熟稔,這兩年手上的人脈,也都毫無保留交給了顧玉。
顧玉回來之前,丞相之職一直是張太師暫時擔任。
如今手握大權,自然跟著女帝一起,大刀闊斧改革。
朝堂上的利益糾紛太多,一不小心便會踩到旁人的雷區。
張太師的心腹便是被踩到的其中之一,暗中向張太師進言:“鎮國公雖然有功績在身,但年齡閱歷擺在這兒。她不在這兩年,您和咱家小姐可是為女帝做了不少事兒,並不差她什麼,您為何放權放得這麼快?”
張太師輕笑一聲:“主動放權,總比被逼著放權體面一些。”
就像心腹說的,顧玉雖然屢建奇功,可論年齡閱歷,她滿打滿算才入朝七年,朝中老臣居多,怎麼也輪不到她來當這個丞相。
但張太師看得明白,顧玉就是頭餓狼,心狠。
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她想要什麼,就沒有得不到的。
近近七年,她從一個落魄世家的鎮國公世子,一步步走到權利巔峰,這可不是年齡閱歷就能壓過的。
更別說女帝和逍遙王明擺著要抬舉她。
心腹唉聲嘆氣,為太師府失去了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感到可惜,偏偏還是張太師主動放棄的。
此時張蓉下值回來,雖然面露疲憊,但眼中透露著神采。
張蓉曾說,她能擔任女帝身邊的隨侍,仰賴顧玉在女帝身邊進言,亦是顧玉心懷寬廣,不與她計較。
今日他放了權,算是還了顧玉的人情。
以後朝中風雲變幻,顧玉會怎麼走,他和張蓉又能走到哪一步,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張太師撫摸著鬍子:“甘羅十二歲為相,顧玉如今擔丞相之職,並沒什麼不妥。”
一錘定音,心腹聽見張太師這麼說,只能收起臉上的灰心喪氣,暫且歇下心思。
張太師笑道:“這天下到底是年輕人的天下,一些事情,你就算計較也沒有用。真有本事的話,就自己去爭。”
明著勸解,暗中敲打,告訴心腹他不會因為他跟顧玉對上。
心腹只能嚥下不滿。
說話間,張蓉已經來到他們跟前,張太師讓心腹下去,對張蓉問道:“有什麼話想說?”
張蓉道:“在宮裡聽了幾句閒話。”
張太師道:“什麼閒話?”
張蓉道:“落日關萬人坑。”
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張太師自然知道,再聯想到宮變時看到的場景,張太師自然明白。
張蓉道:“若這件事是真的,那顧丞相...”
張蓉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說。
她覺得顧玉心思深沉,竟憑一己之力攪動朝堂局勢,來為顧家軍報仇,這些年朝廷的諸多變動,可是都跟顧玉有關。
張蓉受過顧玉的恩惠,一時竟不知是該恐懼,還是該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