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女帝心情不佳,顧玉看了這些內容也心頭髮堵。
這次參與考核的一共有九十六個貴女,還是從官宦人家精挑細選出來的,讀書識字的女兒,可是她和女帝將答卷一一翻過,其中內容實在讓她們心寒。
第一題尚且給她們留了狡辯的機會,許多人投女帝所好,否認了女子“事在供酒食而已”。
只是依然有許多人表示,除了“供酒食”,她們還能還有相夫教子,侍奉女帝,以身作則,為天下女子賢德表率。
一少部分人一心拍女帝馬屁,將女帝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實際上與這段話並無什麼關聯。
顧玉一張張翻過,在心裡不斷告訴自己,不是她們的錯,沒有人天生喜歡被馴化,只是世道如此,她們也是受害者。
可是越看越心梗,越覺得世事艱難,讀書的貴女尚且如此,天下那麼多女子,又是在泥沼中經歷著怎樣的掙扎?
“朕在御書房長大,跟皇子們一同教養,朕以為天下女子合該跟朕一樣,所有鄙薄女子者,都是錯的。”
“後來經歷無數風雨,攀過高峰,也跌入低谷,朕發現錯的不是她們,而是朕。”
“時至今日,朕才知道,錯的不是她們,也不是朕,而是這世道。”
“改變一人心志容易,改變一群人心志也不難,可是想要改變這世道,真是讓人望而生畏。”
或許因為顧玉也是女子,女帝大膽地向顧玉坦露心扉。
顧玉心中鬱郁,倒是沒顯現在臉上:“的確難,可難道因為難就不做了嗎?”
女帝道:“是啊,正因為難,朕身為天下之主,身為最有能力做成此事之人,才萬萬不能退縮。”
她和顧玉相視一笑:“好在朕還有你,還有太后,不是孤軍奮戰。”
她曾經懦弱過,幸好如今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感慨過後,她們繼續翻看試卷。
顧玉很快翻到一篇字跡工整的試卷,仔細看過後,微微一笑:“女帝,快看看這篇。”
顧玉將試卷呈到女帝面前,上面工工整整寫著:
“孔子云,泛愛眾,而親仁。莫非女人不在其眾?不得以仁相待?”
“老子云,大愛無疆。或許女人不在疆域之內?”
“孟子曰,仁者愛人,莫非女子人非人?”
“諸位聖賢言愛,何以將人分化男女,先男後女,先尊後卑?”
她雖沒有直面第一道試題的內容,卻引經據典,同樣以聖人之言,發出質疑強音。
原本此次考核的試卷是糊名制的,但是女帝和顧玉看了太多令人頭疼的言論,此時迫不及待將這張試卷抽了出來。
一看姓名,端端正正寫著張蓉二字。
顧玉又去翻看另一摞試卷,找出張蓉的答卷,跟女帝一起看了起來。
“先賢既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代王朝,上有王公貴胄,下有黎民百姓,緣何亡國之罪歸於一笑?”
僅這一句話,便直擊顧玉和女帝心靈。
再去翻第三章試卷,洋洋灑灑寫滿了她的想法。
女帝朗讀著上面的話:“開設育嬰堂,接納被丟棄女嬰。”
“嚴刑峻法,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