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宮殿,長公主一口氣才算是喘了出來。
跟隨慈寧宮的宮女一路過去,她臉上佈滿陰鬱,手中的帕子恨不得被她揉爛。
直到她走入慈寧宮,眼淚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聖上這是明晃晃在欺負她!
長公主的悔恨之情實在難以壓抑,當年沒有近前一步,一句君臣讓她這朵帝國牡丹再也驕傲不起來了。
放到聖上剛登基那些年,聖上捧著她,依著她,事事以她為先。
怎麼敢大張旗鼓把她叫進宮來,拿這些難聽的話刺她的心?
她一路奔走進宮殿,看到太后便撲了過去,在太后懷裡痛哭起來。
無論她年紀有多大,在太后面前,還是那個受了委屈就要找娘安慰的小女孩。
長公主捂著發疼的心口,埋首在太后膝上,嗚咽道:“娘!我後悔了!我真的後悔了!”
長公主從未有哪一刻這麼堅定過,所有踟躕都拋之腦後。
心裡只有念頭,她要奪回本該屬於她的皇位,再不要看人臉色,受人欺辱,哪怕親弟弟也不行。
長公主以為自己能得太后的呵護,可太后卻異常冷靜,訓斥她道:“把眼淚擦乾淨!”
長公主一雙妙目哭得通紅,哽咽著把眼淚收了起來,袖子把臉上的淚痕擦乾淨,因為一時緩不過勁兒來,抽抽噎噎個不停。
太后嫌棄地看了她一眼,恨鐵不成鋼罵道:“真是越活越倒退了!被那麼個東西拿捏著!”
長公主癟著嘴,低著頭,不敢反駁。
回顧從前,參政大公主有多風光?
大朝會上,先帝會專門給她闢出一個地方,拉上簾子,讓她坐在簾子後面,觀看文武百官議政。
若有提議或者反駁,她便提筆書寫在上好的金箔紙上,由太監呈到先帝手中。
若是所書內容得了先帝青眼,便讓太監唸誦出聲,讓百官商議,合適的話便進行推進。
有許多人對她欽佩不已,認為她一介女流能擔大任,實屬罕見。君晉便是其中之一,耗盡心思只為了博她一笑。
就算背後被一些酸朽罵牝雞司晨,只要她一個眼神掃過去,那些人便不敢吱聲。
曾經的她風光無限,固然有先帝和太后寵著的緣故,更是她自己胸有乾坤,對時事洞若觀火。
曾經的威勢與風流,隨著她退出朝堂,一點點磨滅。
曾經的驕矜與傲骨,也在一次次的君臣禮節中漸漸垮了下去。
長公主漸漸止住了抽泣,冷靜下來。
太后這才道:“他叫你入宮都說了什麼?”
長公主咬了咬下唇,還是把聖上跟她說的話一五一十陳述出來。
太后聽了,眼神愈發凌厲。
景嬋是她的女兒,誰都別想沾邊。
那個懦弱無能,菟絲花一樣任男人擺佈的雲嬪更不行!
太后聲音冷然:“早不說晚不說,偏在君澤帶重兵出去,你勢力大減的時候說這些話,他究竟想幹什麼?”
長公主低聲道:“五皇子出事以來,他對我和澤兒的戒心甚重,如今立了六皇子為太子,更是將我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太后冷笑一聲:“千錯萬錯都是旁人的錯,他這個當父親的,把錯歸在你們頭上,自己倒是摘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