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蓉也是膽大,直接跟顧玉嗆聲:“顧小公爺自己不就妻妾成群,掩人耳目嗎?”
顧玉沒辦法跟她說出實情,只是道:“這不一樣。張小姐,天下好男兒甚多,你為何非要嫁一個斷袖?”
張蓉想過顧玉和君澤感情甚好,想要達成目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逍遙王說話比顧玉難聽許多,她不敢去觸逍遙王的黴頭,只好來捏顧玉這個“軟柿子”。
在張蓉看來,顧玉要比逍遙王“圓滑”許多,她後院那些貌美如花的妻妾便是證據。
沒想到顧玉拒絕得這般乾脆,連思考都不曾思考。
張蓉是家族按照皇后品行培養出來的嫡小姐,五皇子出嫁後,高一點的人家不敢娶,低一點的人家她又看不上。
不肯浪費了這一身才華,做相夫教子的籠中雀,就要自己找到出路。
因為她曾為五皇子妃,整個太師府都與五皇子派脫不了干係,她早與父親對時局進行了分析,唯有緊跟逍遙王,或許還能柳暗花明。
再者說,當初逍遙王明知五皇子跟太監不清不楚,還要她嫁過去,天然就欠太師府一個人情。
逍遙王的名聲不好,年紀又大,說話還難聽,在京都少有貴女肯嫁。
而張蓉又因為五皇子,少有人敢娶。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她都極其適合當逍遙王妃。
至於感情,張蓉從來沒有放在心上。
高門貴族的腌臢事聽的太多,張蓉對未來琴瑟和鳴的夫妻感情從未期待過。
是五皇子,還是逍遙王,對她來說無甚區別。
現在顧玉問她為什麼非要嫁一個斷袖,張蓉知道在顧玉這種聰明人面前耍心機只會適得其反,便把自己的想法悉數告知。
末了,張蓉還道:“我跟在父親身邊長大,飽讀詩書,自認學問不低於任何一個文翰學士。若顧小公爺答應張蓉的請求,張蓉必不會拖您與逍遙王的後腿,甚至能在關鍵時候,與我父親一起,助二位一臂之力。”
顧玉聽完後,臉色一陣紅一陣綠。
平心而論,張蓉丟擲的條件很誘人。
張蓉能給君澤帶來的價值豈止是掩人耳目,還有張太師座下的千百學生。
起碼在文人圈子裡,張太師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能夠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然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君澤並不是一個斷袖!
顧玉絕對不允許她和君澤之間,有第三個人進入。
哪怕君澤和張蓉只是掩人耳目的形婚!
顧玉揉著發脹的額頭道:“張小姐的想法還真是...讓人意外。”
張蓉道:“這些話都是張蓉的肺腑之言,不知顧小公爺考慮得怎麼樣?”
顧玉能考慮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