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匪是剿不盡的。
只要西北的天一日陰沉著,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人上山求生。
顧玉看明白了這個道理,軍餉運出去後,顧玉便緊鑼密鼓地協助杜龐在雍州開展了均田制。
就像在京都附近推行均田制一樣,在雍州各地也遭到了層層阻撓。
不過顧玉有尚方寶劍在手,以及杜龐在背後給她做支撐,再加上總結了之前推行均田制的經驗和教訓,在雍州各縣推行時,節省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雍州太守府內,主事的已經不是杜龐了,而是顧玉這個欽差,不過杜龐樂得給顧玉打下手。
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時,君澤的剿匪速度也加快了。
君澤帶著自家兵馬,還有雍州兵,顧家軍,水匪,和一些接受招安的山匪,將這些人重新進行組編,選拔精銳,賞罰分明。
他知道陰陽嶺的剿匪只是個開始,之後他要跟顧玉面對的,是西北官場對他們的圍殺,所以用起兵來慎之又慎,不願折損太多人馬。
君澤清楚陰陽嶺山勢奇崛,跟這些人硬碰硬只會兩敗俱傷,所以出手從不按套路出牌,聲東擊西,調虎離山,金蟬脫殼...可謂把兵法用得明明白白。
山匪們被逼急了,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也要跟君澤打,但君澤又提前設下埋伏,山匪們一敗塗地。
還有許多山匪自己在山上當匪,家裡人在山下當平民百姓,君澤便又靈機一動,使出連坐法。
讓村戶之間相互監督,十戶為一組,一旦有一家出了山匪,剩下的九戶就一起連坐。
但若是山匪主動接受招安,或者在九戶的勸解下接受,便可免除十戶責罰。
拿家人做要挾,是有些卑鄙,但架不住好用。
山匪們天天罵君澤,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又擔心自己的家人,紛紛下山。
還有些山頭不願接受招安,但是寨子裡有山匪因為種種原因不想再抵抗了,便悄悄聯絡上君澤的人,表明立場。
君澤就讓這樣的人給自己當臥底,煽動身邊的人投降,山頭裡內鬥激烈,君澤就趁你病要你命,迅速出擊。
堅不可摧的陰陽嶺山匪群體正在一點點崩潰。
與此同時,君澤這邊也出現了問題,接受招安的山匪戾氣很重,不服管教,時常與君澤帶來的兵馬發生衝突。
若放在其他地界,君澤不必顧忌太多,完全可以以軍規的法子將這些山匪收服。
可現在在西北,別人的地盤,他們二人手裡缺兵,未來還需要這支山匪隊伍為他們的西北之行保駕護航。
退一萬步講,就算西北的官員不敢對他們動手,這些山匪也會併入顧家軍,若不能讓他們心悅誠服,將後患無窮。
傍晚,君澤還在營地裡點燈看著陰陽嶺的地形,思考著接下來要使用的策略。
關言掀開簾子走了進來,把顧玉的信交給他。
君澤拆開一看,顧玉在上面寫了她正在雍州實行均田制。
因為先前君澤寫信說過他剿匪的點滴,顧玉還在這封信中留下一句話:“幼時讀書,陽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君澤眯起桃花眼,目光停留在這幾句話上。
他讀書不少,可從未聽說過陽明先生,這兩句話及時解了眼前的困境,讓君澤會心一笑。
再往下看,信的末尾寫著“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君澤抱著信紙親吻了一下,似乎還殘留著顧玉的氣息,思念如藤蔓瘋長。
隔日,在眾官兵摩拳擦掌,等待君澤上山的命令時,君澤卻一改常態,將接受招安的山匪派去各個山頭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