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顯身子僵硬,已同雕像無異,只有眼中洶湧著滔天的恨意。
似乎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
所有人都知道二叔對姑姑的疼愛,當年為了給姑姑出氣,不惜被驅逐家門。
現在猛然知道姑姑不是死於太后之手,而是死於聖上之手,其痛苦比當年更甚。
君澤咬了一下舌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君澤對五皇子道:“你是說,你在德榮剛到你身邊時,就知道這一切了?”
五皇子心如死灰地點點頭。
聽罷,君澤恨不得給自己兩耳光。
他對五皇子的關照出於親情,也出於利益。
景尚同時擁有景家和君家的血脈,是最有望登上皇位,維繫君家和長公主府昌盛的皇子。
小時候的五皇子並不蠻橫叛逆,雖然聖上忙於政務,對他十分冷淡,他依然孜孜不倦地讀書習武,以博得聖上的關愛。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五皇子就開始暴躁起來,動輒打罵宮人,摔打東西,做出一副討人嫌的樣子。
也不再往聖上跟前湊。
父子二人關係愈發疏遠。
君澤以為是他小孩子心性,常常對他耳提面命,告訴他,聖上不僅是他的父親,還是天下之主。
若想要當上太子,便要勤奮乖巧,討聖上歡心。
卻從未想過,五皇子為什麼會變化。
若那個時候的五皇子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母親慘死於父親之手,並且父親還無恥地把母親之死歸結於他身上。
讓他從一出生,就揹負沉重的枷鎖。
君澤呼吸一滯。
血淋淋的真相。
對於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打擊該有多大?
五皇子所有的叛逆,都是對現狀的反抗。
而唯一能照顧他情緒的表哥和姑母,卻一門心思勸他當太子,討聖上歡心。
君澤看著五皇子頹廢的面容,才知道他和娘錯得有多離譜。
打著關心的旗號,卻從未真正走入五皇子的內心。
他每次給五皇子收拾完爛攤子時,都會覺得五皇子性情不好,心中憤憤不平。
大概在五皇子的潛意識裡,他和娘都是不值得信賴的大人。
所以五皇子才將秘密隱藏在心底,直到二叔親自過來,才願意開口。
與君顯純粹的恨意不同,君澤腦子一片混亂。
愧疚、後悔、憤恨、怨懟、憐惜...
種種情緒摻雜在一起,君澤心痛到無以復加。
他維繫著最後的理智,對五皇子道:“證據呢?”
五皇子看了君澤一眼,眼神空洞,似乎在說,你看,我都落到這種地步了,你還是不能相信我。
君澤心裡的愧疚更濃。
五皇子說出的話過於殘忍,讓君澤潛意識裡抗拒這個真相。
可這段不為人知的往事過於縝密,若非事實,樁樁件件,豈會如此巧合?
五皇子從袖子裡取出一串佛珠,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