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司看似風光,在聖上跟前伺候筆墨,協助聖上處理政務。
可除了顧玉,其餘人手中無權。
若是王丞相趁她不在,對文翰司下手,他們很難有抵抗之力。
所以顧玉要他們謹言慎行,必要時也要學會當縮頭烏龜。
雖然聖上想要扶持寒門對抗世家,不會放棄文翰司。
可聖上連紹無極都能推出去直面王丞相,文翰學士若稍有不慎,被人拿捏住了把柄,聖上可不會像她一樣,費心替這群人周旋。
顧玉說得口乾舌燥,把該叮囑的都叮囑完了,便讓他們都下去。
丁孝吉則磨磨蹭蹭不肯走。
三元及第的丁孝吉是文翰司中最出眾的學士,替顧玉做了不少事,甚至在獄中被折斷右手手指也未屈服。
顧玉對他頗為看重,見他不走,就又吩咐了幾句。
“孝吉,你做事一向周到,我走之後,文翰司就交給你了。”
丁孝吉道:“下官一定不負所托。”
說完顧玉喝口茶,有點兒奇怪他為什麼還站在這裡。
丁孝吉吞吞吐吐道:“下官還有一事想要詢問顧小公爺,但不知道如何開口。”
顧玉互相就想到了孫采薇,但是花燈節後,二人沒什麼交集,顧玉也沒有管,便問道:“但說無妨。”
丁孝吉道:“先前顧小公爺給下官一本詩集,讓在下幫著寫序,後來在下偶然得知,那詩是顧小公爺的義妹所寫。”
義妹?
顧玉差點被嗆到,但一想到松陽郡主那個古靈精怪的丫頭在一旁,便猜到是松陽胡謅的。
顧玉只能道:“是她所寫,怎麼了?”
丁孝吉試探道:“她近來可有再寫詩詞?下官還想為她寫序。”
花燈節過後,丁孝吉有打聽過養在鎮國公府的義女,可一無所獲。
丁孝吉只覺得高門大戶,對女子的名聲過於看重,所以捂得嚴實,沒往其他方向想。
可眼看顧玉就要離京去西北了,這一去沒個半年回不來,丁孝吉這才鼓足勇氣詢問。
但這個問題屬實把顧玉難為住了,若孫采薇真是她義妹,跟丁孝吉合得來的話,她也就成人之美了。
可孫采薇不是她的義妹,而是聖上金口玉言賜婚的側妻。
顧玉想過,若有一天君澤登基,她或許能夠借君澤之手,將這些妻妾放出去,但現在她還沒那個能力。
丁孝吉在她面前小心翼翼提起孫采薇的目的昭然若揭,顧玉卻不能給他明確的答覆。
丁孝吉見顧玉沉默不語,不禁懊惱,道:“是下官唐突了,不該討要閨閣姑娘的筆墨。”
顧玉道:“倒也不是唐突不唐突的問題。”
丁孝吉一聽有戲,滿眼希望地看向顧玉。
顧玉想了想,含糊其辭道:“我這義妹患有心疾,要用上好的藥材長期養著,家中嫡母唯恐嫁去旁人家受委屈,所以不願她過早出閣,只等身子好些,再去考慮這些。”
丁孝吉道:“心疾?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