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認真起來,道:“浮雲蔽日?朝中有奸佞?”
玄清道長頷首:“正是。”
聖上眯起眼。
誰是奸佞?
朝中心懷不軌的奸佞何其多,他亦在努力剷除。
聖上道:“西北忽現燭星,昭示將有大亂髮生,道長既然出山,定是為拯救蒼生而來,必是有破解之法了。”
這句話將玄清道長架得很高,然而玄清道長搖搖頭,道:“貧道一介出家人,如何能對天下大事指手畫腳。”
這話是也沒有破解之法的意思?
聖上不由失望,他就不該病急亂投醫,把希望寄託在一介道士身上。
可玄清道長繼續道:“天下事盡在聖上之手,欲尋破解之法,還需借聖上之手。”
聖上道:“此話何意?”
玄清道長從道袍裡掏出一個龜甲和三枚銅錢,讓聖上來晃。
聖上一面覺得此行為荒唐至極,他堂堂一國之君,竟然跟道士一樣行占卜之術。
一面又看玄清道長氣定神閒的樣子,心中信了三分。
三枚銅錢落地,玄清道長左手掐訣,緩緩道:“西北浮雲蔽日,然有一縷天光露出,聖上只需派人前往睢平官道,解救一位身披晨光,穿透浮雲之人,或能亡羊補牢。”
聖上道:“睢平官道?”
勤政殿裡有大禹朝的輿圖,聖上找到了睢平官道,正是西北通往京都的官道。
至於解救?
或許這人有危險,所以需要他派人去接。
身披晨光,穿透浮雲,大概是說這人會在早上到來。
這老道的話的確有跡可循。
聖上未能放下心中疑惑,只是苦於訊息閉塞,並不知西北情況如何,便暫且按照玄清道長的話,吩咐內衛前往睢平官道救人。
玄清道長則被留在了宮裡。
而令聖上震驚的是,根據內衛查到的訊息,這玄清道長竟真的九十二歲。
雖說中間有被動手腳的可能,但聖上觀其一頭銀髮,年歲定然不小。
可其行動間分毫不顯老態,面無皺紋,眼神清明。
若非頭髮,聖上都以為這是個二三十歲的小夥子。
聖上沒忍住問其年齡,玄清道長道:“聖上心裡清楚,只是不信罷了。”
聖上道:“道長已過鮐背之年,為何看著如此年輕,莫非真是修仙之人不成?”
玄清道長但笑不語。
聖上道:“玄清道長為何不答?”
玄清道長道:“就算貧道說了,聖上也不會信,不若貧道閉口不言。”
玄清道長屢次三番不給聖上面子,讓聖上有些不滿,只是到底記掛著燭星忽現,不欲與他計較。
但還是把他如此年輕的疑惑放在心裡,命人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伺候他的宮人過來回話,說玄清道長不飲不食,每日只服丹藥,聲稱辟穀。
三日過去,玄清道長滴水未進,竟然神采奕奕,不見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