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開設午朝的時候,讓魏徵捧持著聖旨,宣玄奘入朝堂。玄奘法師已經聚集了僧眾開始登壇講法很久了,正大聲的宣講著佛法,一聽說有聖旨,隨即走下講壇整理衣著,並與魏徵一同前往皇宮拜見聖駕。
唐王道:“做善事的事情,就有勞法師了,我也沒什麼東西作為報答。早上的時候蕭星偶遇了二位僧人,自願送了錦襴異寶袈裟一件,九環錫杖一條給大法師。現在特意召來法師領回去披用。”
玄奘趕緊叩頭謝恩。唐王又道:“法師如果不嫌棄的話,可不可以穿上給朕看看。”
玄奘大法師長老於是將袈裟抖開,披在了身上,手拿著錫杖,侍立在玉石臺階前。君臣看了個個都很高興,果真不愧是如來佛子。
當時大法師披上袈裟後,文武百官站在臺階前齊聲喝采,唐王也是喜上眉梢,當即讓大法師穿了袈裟,拿著寶杖,又賜給他兩隊儀仗,讓很多官員親自把他送出朝門,讓他上大街上的寬敞大道,然後直接往寺裡走去,就好像中狀元遊街的一樣。
玄奘大法師再次禮拜謝恩,走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的排場不小。
長安城裡面的行商和本地商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相前往觀看並傳出一陣陣誇獎聲。全都說道:“是個好個法師哩,就像一個活著的羅漢下降凡塵,活著的菩薩降臨凡間!”
玄奘徑直來到化生寺裡,寺裡的僧人全都下了坐榻前來歡迎。一看見他披著的袈裟,手裡拿著的錫杖,都以為是地藏王菩薩來了,各個手執歸依,侍立於兩邊默默行禮。
玄奘走上大殿,焚香禮佛,又對下面的僧人充滿感激地敘述唐王的恩德完畢,又各自迴歸自己的禪座,不知不覺的太陽又開始往西墜落了。
光陰好似白駒過隙,掐指即過,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七日正會,玄奘又寫了奏章告知唐王,請唐王到寺裡焚香禮佛。
到了這時候行善的呼聲已經傳遍天下。唐王收到奏章後就安排車駕,率領文武百官、后妃國戚,早早來到寺裡。長安城裡的人,無論大小尊卑,全都遵旨前往寺裡聽講佛法。
而此時的菩薩對木叉說:“今日到了水陸正會的日子,已經一直堅持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會,可以結束了。我和你混雜在人群中,一來是透過這個正會看他為人處世何如,二來是看看這金蟬子是不是有服氣來穿我的這身寶貝,三來麼也是聽他講的是那一門的佛門經法。”
於是兩人隨意地混進寺裡。恰好是有緣人得以遇到自己的舊相識,萬般緣法最終還是讓他們回到了這個道場。
進入到化生寺裡觀看,那可真是:作為一個天朝大國,果然還是勝過西邊的許多裟婆小國,賽過許多皇公貴族的祗園屋舍,也不比剎招提差上多少。那一派的仙音響亮,這一門的佛號喧譁,十分的熱鬧。
菩薩徑直來到玄奘的臺邊,一看之後感慨道果然這明智樣子無愧於金蟬的佛號。
大法師站在臺上,念一會兒《受生度亡經》,又談一會兒《安邦天寶篆》,再宣講一會兒《勸修功卷》。
菩薩走到近前來,拍著寶臺肅聲高喊問:“臺上的和尚,聽你只會談小乘教法,不知道會不會談談大乘教法?”
玄奘聽了這話,心中很是高興,急忙翻身跳下講臺來,對菩薩打了個起手行禮說道:“老師父,恕弟子眼拙未注意到你們,多多恕罪。在這裡的信眾僧人,聽的講的都是小乘教法,唯獨不知道大乘教法是怎樣的。”
菩薩說道:“你說的這小乘教法,是沒辦法超度亡者超脫飛昇的,只是可以化解冤魂戾氣使他們祥和而已。我知道有大乘佛法三藏,能夠超脫亡者昇天,能夠度受難的人脫離苦海,能讓你修持無量壽身,能修持到無來無去的境界。”
正講著的時候,有專職上香和巡視佛堂的官員急忙啟奏唐王道:“大法師正在講談妙法的時候,被兩個疥癩遊僧拉扯下來在那裡說著閒話呢。”
唐王下令把他們捉拿回來,於是就看見很多人將那二位僧人推推搡搡地進了後面的法堂。
見了唐王,僧人連作揖的手勢也不打一個,禮拜也沒有,直接抬起頭問道:“陛下有什麼事要問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