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桃聽了並不認同他的人生規劃,她急忙坐起身來說:
“我才不願意到那麼遙遠的地方去呢。我家不像你家,父母親都健在,弟弟也能幹活了。你是知道的,我媽身體不好,我弟弟還小,都需要我照顧。我爸臨走的時候再三交代我,一定要照顧好媽媽和弟弟。我是當面答應爸的,說什麼也不能對不起他,離開春風裡,到外地去,只顧自己享樂,丟下我媽和弟弟不管;真的那樣,我還是人嗎?”
李立即想起,桃有一個貧弱不堪的家,寡母幼弟,需要她長久照顧,她是離不開家的。於是他立刻改變主意說:
“你說的對,我贊同。你不願出去,就留在家裡照顧你媽和你弟弟。我一個出去打拚。打工賺了錢,就一點點存起來,等我攢足了,就拿回家來,給你蓋樓房,置傢俱,買新衣,補辦婚禮;到時候,如果村裡開發旅遊業成功,我就回來和你一起投資搞旅遊,在家鄉謀發展。”
桃見李如此說,知道他心裡依然惦記著她,惦記著對她的承諾,耿耿於懷,沒有忘記;但又覺得他想的太天真,太容易。她抹了一把眼淚說:
“看你說的,深圳的錢這麼好賺?遍地黃金,俯拾即是?別想得太美了!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天空不會自己掉餡餅,一切都要靠艱苦勞動獲得。你在家乾點活就累得腰痠背疼,四肢懶動,晚上睡在一起,碰都不碰我一下;難道到了深圳就變了一個人,勤快了?不怕苦怕累了?我實在不敢恭維。只怕連吃飯的錢都賺不夠,最後弄到要著飯回來家。”她撇撇嘴,搖搖頭,不相信地看著李。
李見桃對他這樣沒有信心,很不服氣,說:“如果我拼命幹活,艱苦奮鬥,最後竟落到那一步天地,說明我真正無能,無用,連老天爺也不可憐我,照顧我。真的如此,我也就死心了,一輩子哪裡也不去了,老老實實蹲在山溝裡,一輩子守著你和李桃過日子。”
不想桃錯解了李的用意,聽了這話竟高興起來,指著李說:“記住,這話可是你說的!你保證說到做到,我就同意你去。再把家裡的幾百塊錢都讓你帶去,準備交學費。口說無憑,立字為據。”
李聽桃竟然這麼說,明顯有不相信他的意思,不覺臉紅。他推開桃,拿出紙和筆立即寫道:“此次到深圳打工,若不混出個人樣來,就一輩子留在家裡勞動,陪著妻子兒子,再不出去闖蕩。”
寫完簽上自己的名字,想了想,又寫上時間和地點,然後鄭重其事地交給桃說:“這是我的保證書。我說話是算數的,若不兌現,以此為據,任憑責罰。”
桃見李真的向她寫了保證書,又覺得自己做得太過,對李未免太不信任、太過苛刻了,轉而笑著說:“誰要你寫保證書了?我是怕你出外受苦,故意跟你開玩笑,你就認真起來。”
李嚴肅地說:“君子無戲言,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既然立了字據,就保證兌現。”
夫妻相向而立,互相看著,一時皆無話說。這時李桃走進來,桃抱起來說:“兒子,你爸這次到深圳要賺大錢了,等你長大,就是富家公子了,再不要在咱這窮山溝裡討生活了。”
李想到將和愛妻愛子分別,有些不忍,從桃的懷裡接過李桃,在他臉上親了又親,不覺流出眼淚來。
中午吃飯的時候,李鄭重其事地對父母親說:
“爸,媽,你們培養了我這麼多年,操心勞力,又花了這麼多錢,希望我能考取大學,走出大山,有一個好的前途和新的生活;可是兒子不爭氣,不成材,讓二老失望了。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年紀輕輕的,就這麼窩窩囊囊、一輩子在山溝裡蹲下去嗎?除了上大學,難道就沒有別的出路了?我想來想去,覺得在今天的社會,走出大山,實現理想,除了上大學,還會有許多道路可走,上大學,不過是通向理想的其中一條道路。所以我決定到深圳去打工。希望在那裡能幹出成績,實現理想,報答二老的養育之恩。”
老李夫婦突然聽兒子說出這樣的決定,感覺很驚訝,又不理解;他們互相看了看,又一齊看著李,一時摸不著頭腦;因為春風裡還沒有聽說誰到深圳打工;深圳在哪裡?距離大梁山有多遠?是個什麼樣子?他們一無所知。李看出父母親的迷茫,解釋說:“你們還不知道,這幾年黨中央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在南方開設了經濟特區,允許外國資本家進入特區辦工廠,招收中國工人。內地許多人在那裡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而且工資很高,比咱們國營工廠的工人工資要高几倍。還聽說越是有文化的人越好找工作,而且職位和工資也越高。所以,我想,我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一直也不算差,應該到那裡闖一闖,說不準我的理想能夠在那裡實現。”
這一下老李聽懂了。前幾天,他也隱隱約約聽別人說過,只是事不關己,他也沒有太在意;現在聽兒子這麼一說,才想起來。他看了看老伴說:“按說,年輕人也該出去闖一闖,老窩在家裡,在山溝溝裡轉游,會有什麼出息?何況你又讀了這麼多年書,只在家裡種地、打獵,不是白白浪費了嗎?”
李說:“我也是這麼想。如果二老當初只是想著叫我種地、打獵,也就用不著花這麼多錢培養我讀這麼多書了;現在書讀了,雖然沒有考取大學,也要想著有些別的用處,不能白白浪費。”
“當然了。桃、李、杏,連老輩人都說你們有出息,我怎能不花大力氣培養你呢?也不光咱們一家,三家人,哪家不是竭盡全力培養你們?桃的父親去世後,她母親那麼困難,還不是照樣培養她嗎?”
桃聽了,想起當年的事情,心中有愧,低頭不語,也不便說話。
李母見桃不說話,好像不高興的樣子,對李說:“你和桃商量好了,她也同意你去?”
“我們已經商量好了,她也支援我去。”說著拉了拉桃。
桃會意,只好說:“是的,我們商量過了,我同意他去。他一定要去,我就是想攔也攔不住他。”
李聽出桃的意思,還是不太同意他去;便對父母親說:“桃很支援我去,就是擔心我走了,她媽媽那邊山上、田裡的活沒人幫忙幹了。”
老李說:“這有啥好擔心的?我們這邊一大家子人,她那邊只有兩口人的活,我和你弟弟忙中抽閒,也幫她家幹了。”
又對桃說:“回去時對你媽媽說,田裡,林子裡的活不要擔心,到時候我們這邊會去幫忙的。”
李對兩個弟弟說:“我在外面打工掙錢,你們幫我幹活,我也不會叫你們白乾,到時候,我會寄錢給你們花的。”
兩個弟弟一聽高興了,互相看了看,一齊說:“一個月能給我們多少錢?你給的錢越多,我們幫你乾的活就越多越好。”
真是經濟社會了,李沒有想到兩個弟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可是給他們多少錢,他現在也不知道。只好說:“給多少錢,是根據幹活的數量和質量決定的。到時候聽爸爸的,他說給多少,我就給你們多少。”
兩個弟弟聽哥哥這麼說,看了看爸爸,伸了伸舌頭,不說話了。
桃說:“很多活,我也可以幫她幹,只是李桃纏著脫不開身。”
李母說:“該去幫忙你就去,李桃交給我帶。這麼大了,家裡有饃飯給他吃就行了,也不用餵奶了。”
下午,李沒有下田幹活,他和桃一起帶著李桃去看桃的母親,向她說了去深圳打工的事。桃母見李態度堅決,一家人也都同意他去,對於幫助她家幹活的事也做好了安排,也不便說什麼;只是交代李,到了深圳要注意安全,注意冷暖,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生活;再就是經常寫信回家,不要讓桃和家裡人掛心。李一一答應。
事情已定,桃和李的母親連日給李整理衣物,拆洗被褥;不消幾日,一切準備周全,包裝完備。本來說第二天動身的,李想到這一去不知什麼時候回來,他看著桃、李桃、父母親和兩個弟,又有些戀戀不捨。他跑到街上買回一斤豬肉和幾斤芹菜,要母親和桃包一頓餃子給他吃。於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快快樂樂吃了一頓飯,把該說的話,該交代的事情,都說個明白,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