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豐年陷入了沉默,夾著煙沉思了許久:“夫人,你怎麼看?”
葉青蓮道:“我認為,可以重啟和談。無論對火焰城外的戰事來說,還是對火焰城的存亡,亦或者是太師之事的善後。我們都只有指望漢中王和太子才行。”
夏豐年沒有反對,摒棄了之前的態度,沉凝道:“剛剛的議兵的時候,司徒賀也提出了和夫人一樣的建議。”
葉青蓮道:“王爺,你怎麼看呢?”
夏豐年道:“我原先就不排斥和談,只是太師反對的比較激烈。我不得不順從。現在太師出事了,北狄王府的一切大小事務,自然由本王說了算。我有這個意向,但,直接臣服漢中王,我也是不情願的。”
“之前太師有一句話說對了——如果我帶領北狄王府臣服的話,數百年的北狄王府也就名存實亡了。我的前程,也到此為止了。”
葉青蓮鬆了口氣:“既然王爺有此意,那我認為可以談。你心裡的憂慮,不妨跟漢中王說明。找一個共同點。說不定就能達成共識呢。”
夏豐年沉思了很久,最後點點頭:“好。你先回去告訴漢中王,我有意和談。議兵結束,我就趕過去。”
葉青蓮很高興,連忙點頭答應。
……
送走了葉青蓮,北狄王夏豐年重新來到指揮所。
眾將議論紛紛,所商議的事情,都是撤退的一些細節。
大家本以為夏豐年會加入議論,然而卻發現夏豐年坐在首席位置上,兀自抽著煙。並無討論撤退事宜的意思。
許久後,夏豐年道:“司馬將軍,你剛剛說得到漢中王和太子的相助,是我們火焰城唯一的出路,是吧?”
司徒賀不明夏豐年的意思,但還是點了點頭,硬著頭皮道:“是。唯一的活路。”
夏豐年道:“漢中王和太子位高權重,一個是帝國儲君,一個是帝國超平異姓王。他們背後代表的是朝廷。如果他們願意馳援火焰城,只怕諸位的將官頭銜,就大不如現在了。”
司徒賀道:“無妨。只要火焰城能儲存下來,我們受點委屈不算什麼。再說了,北狄軍的家人,可都在火焰城了。他們為了守護自己的家人,受點委屈不算什麼的。”
另外一個將官立刻表態道:“不錯,我也是這麼想。”
“我也有這個覺悟。”
“我也有!”
“……”
大家紛紛表態。
夏豐年被這場景給震驚到了。
看來這是眾望所歸啊。
將官們的心聲,代表了無數將士的聲音,更代表了無數子民的聲音。
夏豐年第一次被這樣的場景給震驚到了。
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啊。
夏豐年深受震動,立刻坐直了身體,凝視著司徒賀:“如果我北狄王府臣服漢中王,你能否說服北狄軍歸順而不生亂?”司徒賀道:“能。北狄軍計程車兵,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因為先前王爺和太師堅決反對。這才不敢說。”
夏豐年道:“司徒將軍,如果我去和漢中王和談。你有什麼建議?”
司徒賀道:“可以由漢中王和太子節制北狄王府,順帶控制北狄全境。我們交出軍政大權沒關係,但必須由他們領銜東線戰事。死守火焰城。火焰城不失,就是我們和談的底線。而且火焰城必須在我們自己人手裡。北狄其他的地方,他們可以控制。”
夏豐年深以為然。
相比太師陸院的建議,夏豐年更喜歡司徒賀的說法。
夏豐年道:“達成協議之後呢?”
司徒賀道:“漢中王在火焰城南城門外部署的兩百萬大軍,立刻入城抗敵。我們開啟南城門,迎接他們北上。”
夏豐年點點頭:“你的意思我知道了。”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