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門外。
兩側禁軍排列,出城數十里相迎。
百官列隊,盛裝出席。
盛況空前,國禮迎接。
無數大臣站在烈日之下,目光炯炯有神,凝望著前方。夏巖等人還沒到,這裡的無數百官就開始紛紛議論起來。
“禹親王馬上就要回來了。這可是帝國功臣啊。多少年來,都沒有皇子立下這樣的舉世天功了!”
“是啊,我們之前怎麼都沒想到,禹親王有這麼大的能耐!秦川爆發戰事,進入和談以來,打打呵呵多少次了。秦川的局面就一直沒好過。禹親王這一去,立馬解決。太強了!”
“禹親王千秋功業,為帝國嘔心瀝血。乃是帝國的根基。”
“這一次禹親王凱旋而歸,為帝國解決了秦川之禍。陛下肯定要重賞。可禹親王已經是賞無可賞的富貴,封無可封的親王。陛下還能怎麼賞賜呢?”
“那可不好說,現在東宮的那個,廢與不廢,都在陛下一念之間。搞不好禹親王還能……”
“噓!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可不能亂說。萬一揣測錯了聖意,那是要掉腦袋的。”
“……”
百官雖然明著裡沒說,但每個人的眼神裡都寫著對禹親王的尊崇和敬重。甚至在心裡都認定了,禹親王上位是遲早的事情。
東宮的那位,恐怕即將被廢掉。
按理說,禹親王這一次立下天大的功勞。被大家盛讚熱議,本來也沒什麼。
但是,有耳目在一旁看著這一切呢。
遠處,城牆之上。
設立了一張臨時的茶桌。
夏皇高坐首席。萬全和國師妙善分別在左右兩側。大家貌似在很安靜的喝茶。
實際上呢?
每個人的眼光都盯著城下的百官群臣,聽著他們說話。看著他們臉上的任何一個微表情。
百官的這些舉動,表情,都被夏皇三人看在眼裡。
夏皇的臉色頓時就不太好看了。
國師妙善察言觀色,道:“陛下。如今的情況,比我之前想象的還要嚴重的多。看群臣這表情言語,只怕已經認定陛下要廢掉太子了。他們都預設禹親王是為來的儲君了。”
夏皇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是個人都看的出來,夏皇很生氣。
儲君,那是隻有夏皇才能夠欽定的事情。
外人,豈敢多言?
現在倒好,反過來了。百官都敢做夏皇的主了。
這還了得?
萬全小心翼翼的給夏皇泡茶,察覺到夏皇的不對勁,萬全一言不發。
……
城外百里之地。
數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前行,軍容整齊,猶如鋼鐵洪流一般朝帝都趕去。
凱旋大軍,得勝而歸。
自然格外的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