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問的十分突兀。
嶽東樓也感到十分納悶。
都這個時候了,陛下你還有心思詢問凌傑?
不過面對夏皇的提問,嶽東樓不得不把當時的事情經過詳細的講述了一遍。其實凌傑和相國分別的時候,互相問好。倒是沒有說什麼很關鍵的資訊。
夏皇仔細聽完後深深皺起眉頭,道:“諸位愛卿,你們都是大夏帝國的棟樑。如今秦川聖殿咄咄逼人,一步都不肯退讓。,該讓如何,都議一議吧。”
每個人都看的出來,夏皇的臉色並不好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
夏皇忽然大怒:“這麼都啞巴了?平時在朝堂上你們不是威風凜凜麼?有什麼話,今天都給朕說明白了。否則,朕決不輕饒。”
這話一出,大家的心裡壓力都很大。
嶽東樓不得不咬牙開口:“陛下,秦川的局面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可怕的多。擺在我們面前的就兩條路——要麼妥協,要麼一戰到底。之前是我們低估了秦川聖殿的決心和勇氣。也低估他們的野心。如果不是副督察凌傑和禹郡王捨命維持局面,只怕秦川的局面早就崩潰了。根本不可能拖延到現在。”
嶽東樓說這話的膽子不可謂不大。
暗中明確指出陛下之前錯估了秦川的局勢,這才導致如今的局面一發不可收拾。
意外的,夏皇沒生氣。反而面色凝重,顯然是陷入了反思之中。
嶽東樓的話算比較中肯了。
許久後,夏皇道:“相國,你有什麼話,不妨全部說出來。不必遮遮掩掩。”
嶽東樓毫不客氣的道:“此前我們低估了秦川聖殿的野心,這才導致我們現在的局面如此被動。眼下,我建議應該立刻放棄所有的幻想。做好最壞的打算。第一,要麼答應秦川聖殿的要求,讓華太后出來。華太后畢竟是夏氏皇族的人,她雖然和陛下多有衝突,但終究還是會為了大夏皇族的利益著想。這未嘗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二,由陛下親征,直接和秦川聖殿決一死戰!”嶽東樓信誓旦旦的道:“除此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夏正歌這時候道:“陛下,我認為相國大人說的話,極有道理。眼下我們帝軍府的大軍雖然圍住了飛龍城的大軍,表面上看似乎佔據了優勢。但這都只是表面上的東西,我們心裡每個人都很清楚。飛龍城連續攻破秦輔城,東嶽城,韓元城,廢鐵城,已經兵臨通天城下。整個秦川之地,幾乎都落入了飛龍城的手裡。他們佔盡優勢。和之前東嶽城對峙的局面已然完全不同。”
如果換成別人,未必敢在夏皇面前這般直言不諱。
也只有夏正歌,阡陌和相國這樣的頂尖級大臣。在夏皇明令他們講實話的時候,他們才敢暢所欲言。
阡陌道:“東嶽城外的戰事還沒爆發的時候,我們的確還有機會和秦川聖殿和談。當時他們也提出了比較合適的條件——飛龍城下轄三十六省名義上歸屬我大夏帝國,但我們撤回其中的所有官員,讓飛龍城實際上保持獨立。這個條件在當時看來非常苛刻,但是現在看來,卻很不錯。”
相國嶽東樓道:“阡陌大人說的不錯,可是因為太子殿下過於激進,豬油蒙了心,為了公報私仇誅殺凌傑,居然引爆了秦川之戰。這麼一來,徹底斷送了雙方和談的可能。”
“陛下,我認為當務之急,可以名義上答應秦川聖殿,可以釋放華太后。讓他們暫緩對通天城增兵。”嶽東樓一番說辭後,終於說出了這個令所有人感到膽戰心驚的答案。
釋放華太后,這是夏皇的逆鱗!
當初夏皇一直都是華太后手上的傀儡。
他在華太后手上足足做了五十年的傀儡,可想而知心中多麼的壓抑。好不好容易在六年前的宮廷之變上,夏皇搬到了華太后,從此親政,主力朝堂的一切大小事務。
他好不容易才費盡千辛萬苦把華太后囚禁起來。
結果才六年時間不到,就要把華太后放出來?
這簡直打臉啊。
而且夏皇內心也非常的難受。
場上的氣氛頓時凝重的可怕。
大家呼吸都感到凝滯。
夏皇面色凝重,一言不發。如果在其他時間,相國說出這樣的話,只怕就是個死罪了。但是眼下,的確沒辦法了。夏皇也知道相國這麼說出於無奈,沒有二心。更不可能心向著華太后。
越是如此,夏皇的臉色越發難看。
嶽東樓繼續道:“陛下明鑑,我這麼說完全是處於朝廷的角度,也是為了陛下考慮。眼下我們萬萬不可和秦川聖殿全面開戰。否則,另外兩大聖殿一旦攪合進來。整個大夏帝國都會陷入崩潰的局面。一旦出現那個情況,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建議,如果陛下有決心非要和秦川聖殿決一死戰。我嶽東樓一定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上去和他們拼命。誓死為陛下效忠。”
嶽東樓生怕夏皇多想,連忙表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