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舉國上下都知道太子夏臨朝是引爆秦川之戰的罪魁禍首。
加上現在秦川局面的和他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朝野上下所有的臣民都在指責夏臨朝的諸多不是。
罵聲一片!
甚至這種謾罵太子聲音,幾乎形成了一致性的意志。
換做平時,太子身為帝國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敢對太子出言不遜啊?
這不找死麼?
甚至因為一句對太子不敬的話,都可能招致殺身之禍。
但現在,太子犯下的錯誤太大了。
民怨沸騰,臣子沸騰。
辱罵太子的聲音,也就沒辦法阻攔了。
夏臨朝回朝之後,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上朝了。一直在東宮靜養,閉門謝客。
如果這時候夏皇公開召見太子,那就必須對太子的行為作出一個說法。給天下人一個說法,給朝廷百官一個說法。
怎麼樣的說法才能讓百官臣民信服?
肯定是嚴懲啊!
一般的嚴懲肯定不行!
一旦如此,太子沒廢掉也基本上等於被廢掉了。
夏皇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夏皇一直沒有公開召見太子的緣故。
無論是嚴懲太子還是廢太子,事情都太大了。
但夏皇為何會生氣?
這個混賬東西,犯下這麼大的過錯,回朝後也不來面見自己。
不來認錯,不來請罪。
成何體統?
你這個太子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皇帝?
老子才是一國之君好麼?
哪怕你暗中偷偷的來請罪,我心裡也會好受很多。
這才是夏皇生氣的地方。
夏皇沉默了許久,最後道:“太子無道。已經不把我我這個父皇放在眼裡了。國師,這樣的風氣可不好。”
國師妙善道:“我測算過太子的處境。他現在十分驚慌,沒來面見陛下,是擔心事態擴大。而且,陛下恐怕還不知道太子現在的處境吧?”
夏皇哼了一聲:“他能有什麼處境?”
國師妙善道:“太子雖然在東宮靜養。但是東宮之外卻不太平。無數京中的臣民把太子府圍堵的水洩不通。特別是諸多御史臺的直臣。恨不得衝進太子府去痛斥太子的過錯。他現在是一步都不敢離開東宮。甚至還調集了東宮的府兵維持秩序。饒是如此,府兵和臣民的衝突不斷。事態隨時都會失控。引發血案。”
這話一出,夏皇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臉上的怒氣也消減了許多。
此前夏皇還一直以為夏臨朝躲在太子府膽怯怕事,吃香的喝辣的呢。
現在看來,太子也不簡單啊。
國師妙善繼續道:“所以,太子的事情,還請陛下息怒。這件事關係到國本,在沒有找到萬全之策之前,我不建議陛下召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