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傳出陣陣笑聲,蘇寶兒不由想起了前世。
前世的她也生在大家族,但彼此感情淡漠,每每相聚,要麼口蜜腹劍,要麼爭得面紅耳赤,從不曾有如此和諧的場景。
原因並不複雜。
一個是拎不清的大家長,在家裡玩起了拉攏制衡打壓的權術,以保證自己獨裁的地位,造就了自私冷血兄弟相爭的家庭環境。
二是家庭成員能力不足,只能盯著鍋裡的肉,別人多分,自己就少了,所以她的母親不惜將刀插進她的心裡,好讓她的兒子得到她的資源。
好在換了個環境,長輩慈愛溫和,從不偏私,兄弟友愛,各有事業,沒人盯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
蘇寶兒稍微晃了會兒神,紙上便暈染了一大片墨跡。
她將紙揉成一團,又拿了一張紙,認真琢磨藥方。
早產的嬰兒身體弱,吸收差,各器官發育不成熟,所以藥量要小,藥效要溫和,不能有副作用。
這就要求在選藥和劑量上要尤為小心。
蘇寶兒改了幾次,才定下藥方。
然後就是製作藥丸。
藥丸分蜜丸和水丸,區別在於粘合劑,蜜丸用的是蜂蜜,水丸用藥汁或清水。
因為嬰兒不適合服用蜂蜜,所以蘇寶兒用的是水丸。
第一步是磨粉,先把藥材切小,再放進鐵藥碾裡碾成細粉。
“大姐,我可以幫你嗎?”
小七眼巴巴地看著大姐。
蘇寶兒爽快地應下,小孩子好奇心重,不讓他試試,他總惦記著。
實則磨藥要三磨三篩,非常考驗體力和耐心,是個苦差事。
磨過兩遍後小七甩了甩胳膊,不解地問道:“已經很細了,為什麼還要磨?”
蘇寶兒解釋道:“藥磨得越細越容易吸收。”
小七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繼續磨。
大姐說過藥材來之不易,應該讓它們發揮最大的功效。
趁著磨藥的功夫,蘇寶兒將不適合成粉的藥材加水煎成藥汁,這樣就可以無時間差地進入下一個步驟,起模。
起模的目的是做出藥胚,她將藥汁刷在竹篩上,撒上藥粉,然後不停篩動,藥粉變得溼潤後再用刷子刷成小顆粒,這就是藥胚。
之後往竹篩裡交替加藥汁加藥粉,讓藥胚滾動,如此反覆,藥胚逐漸成了比芝麻略大的丸藥。
接著用乾粉蓋面,乾燥,裝瓶。
小小一瓶,夠朱家的小丫頭吃上三個月,足夠補上先天所缺。
“終於完成了!”小七拍拍小手,肉嘟嘟的臉上全是驕傲。
開始蘇寶兒覺得小七是出於好奇來幫忙,但沒想到活潑好動的小七一直陪著她完成了所有工序。
所以她不該再把小七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小娃。
“想學醫?”
小七點點頭:“我想跟你一樣救人,想讓別人幸福。”
狗蛋說他娘難產的時候很害怕,多虧大姐救了他的孃親和妹妹,才能讓他和他的家人繼續幸福下去。
他希望大姐不在的時候,他能守護自己愛的人。
“學醫是個辛苦漫長又枯燥的過程,從此你肩上負著生命之重,你能收穫感激,也會受到質疑,甚至是指責,你確定要學嗎 ?”
小七考慮了一會兒才說道:“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堅持,但這是我現在最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