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此刻,會場裡已經開始陷入了混亂,不少人甚至已經開始離場。
雖然坐在這裡的學者也不至於忙到幾分鐘都抽不出來,但那也得看等待是否值得。
眼見報告會似乎發生了意外,站在報告廳兩側的記者瘋狂地按著快門,不少人甚至連助跑的姿勢都備好了,只等報告會一結束便衝上去向布萊恩教授遞出手中的話筒。
牛津大學的工作人員雖然試圖穩定現場的秩序,但現在看來已經於事無補。
仍然站在那裡,羅文軒感覺頭皮有些發麻。
尤其是那個布萊恩教授用吃人一樣的眼神看著他,更是讓他渾身冒起了雞皮疙瘩。
原本他還打算在這邊浪幾天的。
但現在看來……
還是早點回去算了。
……
金陵高等研究院。
位於走廊角落的辦公室裡。
坐在辦公桌前的陸舟,正在安靜地在草稿紙上寫這些什麼。
因為羅師兄不在的緣故,金陵高等研究院那邊也沒什麼值得可以交流問題的物件,正好自己也有一段時間沒在金陵大學那邊露臉了,陸舟這些天來便將工作的地點從高等研究院那邊搬到了金大這邊。
一來是換個環境,讓自己的思維更開闊些,二來是順便指導下自己的學生,回答他們一些在學業中遇到的問題。
趴在辦公桌上,將報告會的影片從頭看到了尾,坐起身來的何昌文推了推眼鏡,看向陸舟問道。
“教授,是您告訴羅教授,那個布萊恩教授論文中的漏洞在哪的嗎?”
正在伏案寫作的陸舟停下了手中的筆,思索了片刻之後回答道。
“我確實有和他提到過關於環面Euclid時空中的規範不變作用量的問題,不過就算沒有我的提示,以他的能力應該能發現問題在哪。”
何昌文推了推眼鏡,臉上沒做任何表情,心中卻是暗暗驚訝。
一直以來他除了知道羅教授是威滕教授的學生、千人計劃回國之外,完全沒聽說過他在理論物理領域做出過什麼驚人的成績,卻沒想到他還有這種本事。
畢竟那個布萊恩教授可不是什麼默默無聞之輩,即便算不上頂尖的一線學者,但也是二線學者中實力比較強勁的選手了。再加上又是在楊米爾斯方程這一領域鑽研了二十餘年的時間,能在他的論文中找到漏洞,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看著何昌文臉上不敢相信的表情,陸舟隨口問道。
“覺得很不可思議?”
何昌文點了下頭,老實說道:“是有點。”
陸舟笑了笑,用輕鬆的語氣繼續說:“這沒什麼不可思議的,名氣只不過是能力的陪襯。當你的能力到達了那個層次,無論是名氣還是榮譽,都只是遲早的事情。”
何昌文:“那您覺得羅教授大概在哪個水平?”
陸舟想了想說:“菲爾茨獎太難,諾貝爾獎運氣成分太大不好談,不過只要他肯花點心思在學術上,在數學物理的道路上繼續鑽研下去,一枚丹尼歐·海涅曼獎的獎章還是有希望挑戰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