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陸舟和往常一樣,去楊女士家給他的小徒弟補課。
晚飯的時候,想到自己下個月初就要出發前往瑞士,他便隨口說道。
“過幾天我要去一趟歐洲,不知道要在那邊呆多久。該教給你的東西都已經交給你了,這段時間就靠你自己了。”
雖然不是下個星期就出發,但陸舟還有不少出發前的準備工作要做,這段時間肯定抽不出空來給她補課了。
韓夢琪好奇問:“去歐洲?你去歐洲幹什麼呀?”
“參加的LHCb專案。”
韓夢琪歪了下頭,問:“LHCb?”
陸舟隨口解釋說:“一個關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專案,在瑞士和法國的邊境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附近。”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不知為何,韓夢琪的雙眼忽然發亮,“縮寫是不是SERN?”
陸舟微微愣了下:“SERN?拼錯了吧,是CERN。”
韓夢琪忽然一臉嚴肅:“師傅小心,這可能是機關的陰謀。”
陸舟:……?
這又是他不懂的什麼新梗嗎?
輕咳了一聲,陸舟強行轉移了話題,問道:“有什麼東西需要我幫你買嗎?反正順路。”
“代購?”韓夢琪微微愣了下,搖頭道,“不用了吧。”
陸舟隨口問道:“對化妝品和護膚品不感興趣嗎?”
說起來,他好像確實很少看見這小傢伙擺弄化妝品之類的東西,倒是各種抱枕和手辦在她的房間裡扔了一堆。
“我媽的公司就是做時裝和奢侈品的啊,基本上隔兩個月就去一趟歐洲,她沒說過嗎?”晃悠著小腿,韓夢琪若無其事地說道。
&nmm……
陸舟忽然意識到,似乎根本沒有問這個問題的必要。
……
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到LHCb組織之後,雖然組織上並沒有給他安排具體的科研任務,但深感自身知識水平還不夠的陸舟,自覺地開始了對量子色動力學知識的惡補。
具體點來說,便是刷論文。
而在這期間,數學界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兒。
&nonodromy猜想的特殊情形,並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的《數學年刊》上。
而且,運用的還是他自己創立的“理論”,解決的這個關於代數K理論領域的猜想。
這一成果不但解決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同樣為他的“理論”提供了一個足以證明其應用價值的經典範例。
目前看來,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便兌現了自己在數學家大會上做出的霸氣宣言——“用自己建立理論解決德利涅的一個重要猜想”。
柯爾獎的數論獎已經沒有懸念,孿生素數猜想的光芒毫無疑問將稱雄15年數論界。
而柯爾獎的代數獎,隨著這篇論文的登刊,也已經決出勝負。
在國外某個數學論壇上,很多好事者已經開始討論,18年的菲爾茨獎歸屬。毫無疑問,這兩位將成為這一獎項的最強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