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只有一句話。
用正常人的語言翻譯過來,大概就是“哎,又被表白了”、“對不起”、“你是個好人”之類的。
看到這,陸舟輕輕嘆了口氣。
意料之中的結局,滿滿的都是套路。
心疼這位耿直的boy……
……
翌日,A教樓的活動室。
在會上,陸舟兌現了天使輪融資前做出的承諾,從自己的股權中拿出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分給了同一個團隊的創業夥伴。
這其中除了早就承諾給吳胖子的5%之外,負責產品運營的袁立偉和負責程式碼榮海兩個,也分別拿到了5%的股份。至於其它五個人,根據貢獻的不同,分享剩下的5%。
五十萬預付款已經到賬,完成了天使輪融資的校園助手,已經擁有了擴張的資本。包括租用辦公場地,僱傭更多程式設計師,砸錢引流,升級伺服器……
與此同時,校園助手社團也將進一步擴張。
在接下來便是人事安排。
技術經理還是榮海,這也算是眾望所歸,不出任何人的意外。只不過為了聽起來好聽點,陸舟學著其他創業公司那樣,將這個職位改成了技術總監,也就是所謂的CTO。
同理,總經理的稱謂也很騷氣地改成了執行長,也就是所謂的CEO。
唯一出乎了所有人意料的是,所有人都以為陸舟會任命副社長吳大海為CEO,結果最終CEO的人選卻是袁立偉。
就連聽到任命的袁立偉自己都微微詫異了下。
當然了,這位商學院學霸也僅僅只是詫異了幾秒鐘而已,很快便恢復了一如既往的淡定。
確實,這是最明智的選擇。
股權分配和人事任命結束,從今天開始,在座的所有人,身份將不同於以往。不只是校園助手社的社團成員,不只是創業團隊的夥伴之一,更是校園助手的股東,校園助手未來的發展,將與他們自身的利益息息相關。
與此同時,在專案實現盈利或者A輪融資啟動之前,不管其它僱員拿著什麼樣的薪水,在座所有人的工資都只有象徵性的一塊錢。並且,三年之內,所有人不得出售手中的股份。
最後,為了防止人事變動造成股權流失,陸舟還做出了一條特別的規定。
如果未來某一天,有人退出團隊的話,董事會將啟動投票程式。當票數大於三分之二時,將觸發強制回購協議,以最近一次融資價格從對方手中回購股份,存入股權池中,用於對其它高管的獎勵。
如此一來,也算是避免了競爭對手溢價收購股權的可能性。
散會之後,等所有人都走了,陸舟單獨找到了吳大海,談到了先前沒有提及的,關於他的人事任命。
“我這裡有兩個選項,一個選項是人事總監。”
吳大海想也沒想,便問:“另一個呢?”
陸舟:“董事會主席。”
吳大海屏住了呼吸。
這個職位,和董事長來源於同一詞源。唯一不同的是,在華夏地區董事長通常作為最大股東,而董事會(局)主席由董事會選舉任命。兩者在職務權力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沉默了大概一分鐘那麼久,吳胖子沒有立刻做出選擇,而是反問道:“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