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震吹了一口氣,看到衣服上的字樣,眼神巨震:“第五軍新22師!”
可能許多人壓根不知道第五軍新22師到底是什麼部隊,但肯定知道中國遠征軍。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部隊入緬對日作戰部隊,1942年3月,遠征軍入緬發起滇緬路作戰,失利後往回撤。
其中孫立人的新38師去了選擇先行退進印度,杜垏明則率5軍長官部與新22師兩萬餘人選擇走胡康河谷爬過野人山退回雲南。
這個選擇沒什麼,卻成為慘絕人寰的死亡之旅。
野人山位於中印緬交界處,綿延千里,縱深200多公里,山上樹木遮天,終年不見天日,猛獸成群,螞蝗遍地。
只有被稱為“野人”的科欽族人出沒其間,當地人把這片方圓數百里的無人區統稱為野人山。
時值雨季,數不清的蚊子、螞蟥和螞蟻。
野人山的蚊子形體幾乎和蜻蜓般大小,被這種蚊子叮咬後先是全身腫脹,直至全身的血被吸乾。
雨季的叢林也是螞蟥的天下,小螞蟥會透過衣服的縫隙鑽進人的面板裡,大螞蟥一次能吸一斤血。
將士們走過的地方很快就被鮮血染紅。
“這裡是……野人山?”
毫無疑問,這些屍體就是5軍新22師的官兵,成班排建制的躺在這裡死去,根本不是戰死,而是被這裡惡劣的環境殺死。
據說回來的遠征軍老兵說,部隊彈盡糧絕,最後連樹皮跟芭蕉葉都沒得吃,許多戰士走著走著就摔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
他們還會經常看到路兩邊睡著成建制的班排,開始還有人以為只是睡著了,等過去叫的時候才發現全都是死人。
為了國內抗日戰場,中國遠征軍十萬將士踏出國門,傷亡總數達六萬一千餘人。
其中近五萬人是在歸國途中自行死亡或者失蹤的,野人山就是遠征軍的悲壯之地。
新22師入緬時9000人,歸國僅剩3000人;5軍96師入緬9000人,歸國至怒江連3000人都不到;66軍第28師5000人,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只有100來人;5軍200師師長戴安瀾殉國,臨死之前還詢問何時能進國門……
中國遠征軍,用生命的悲壯譜寫一寸山河一寸血。
“敬禮!——”
葛震筆挺的站在枯骨前,衝這些不知道名字的遠征軍戰士敬了一個新中國的軍禮。
他們之間已經隔了好幾輩,但這沒關係,他們都是為了國運,都是為了中國的大好河山。
“前輩,新中國早已成立,我們早已列入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再也不會受到欺辱,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兄弟姐妹再也不會顛沛流離——”葛震衝這些枯骨高聲彙報:“中華民族屈辱的一頁徹底翻過,所有不平等條約再也不會重現,中華民族徹底揚眉吐氣,我們終於挺直腰桿站了起來!前輩,你們可以安息了,因為我們的祖國從未有過的富強,我們的人民從未有過的幸福!”
這就是彙報,葛震有一萬個理由向這些永遠回不去家的抗日勇士彙報祖國的現狀。
他彷彿看到將近一個世紀前的炮火硝煙,看到以血肉長城堆積起來的寸步不讓。
一寸山河一寸血,全都是這些人用生命填起來的壯麗詩篇!
這些都是抗日英雄,也許再也無名,但終究不會被遺忘。
葛震開始挖墳墓,把這些枯骨一條條、一塊塊收集起來,小心翼翼的放在墳墓中。
埋好之後,他又用木頭做出墓碑,上寫“遠征軍之魂”。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