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陽河郡,金烏城……
站在金烏城外的一座山峰的山頂上,看著金烏城,張鐵難掩心中的激動。
四年前,金烏城只是張鐵和他老哥張陽在圖紙上的構想,而今天,曾經的構想已經變成了現實。
比起太夏的甲級大城,城市面積只有一百多平方公裡左右的金烏城只能算是一座小城,但金烏城上空那穿梭不斷的飛艇所帶來的熱鬧,還有金烏城外熙熙攘攘的人潮,卻讓人忘記這是一座小城,而把它當成一個繁華的商業中心或者地區性的空中交通樞紐。
鐵路和公路這個時候已經修通,站在高處,可以看到四通八達的鐵路與公路交通網以金烏城為核心朝著四個方向輻射而去,冒著濃煙的火車像長蛇在鐵路上賓士著,公路上,各式的車輛車來車往。
因為城內太過熱鬧,就在城外一裡多的地方,還有兩座張鐵沒有想到的高大雄偉的副堡,像兩個沉默的護衛一樣守衛著金烏城,起到分流人流的作用。來往金烏城的許多飛艇,許多就直接停在那兩座高大副堡的外圍的飛艇基地中。
而圍繞著金烏城和那兩座副堡,周圍方圓幾十公裡的地面上,已經開始形成一些村鎮,還有工廠,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欣欣向榮,充滿朝氣。
張鐵還在城外看到了一個大兵營。
和金烏城一樣,那個頗具規模的兵營也顯得非常的熱鬧,當然,這種熱鬧是沙場上的熱鬧,由來回飛馳的蒸汽裝甲車,還有無數戰士的吶喊,碰撞,飛灑的汗水與塵土組成。
在張鐵的蓮華之眼下,雖然隔著數十公裡,但那個軍營的一切還是清清楚楚的出現在張鐵面前,就如觀看自己手中的掌紋一樣的清晰。
這個軍營上懸掛著的旗幟,不是太夏幽州官軍的旗幟,也不是懷遠堂張家的旗幟,而是一面金烏旗。
那面金烏旗,和金烏商團的徽標如出一轍,只是更加殺氣騰騰,在那隻金烏的左右兩邊,金烏的雙爪,一邊抓著盾,一邊抓著劍。
這是金烏商團護衛武裝的標誌,換句話說,也就是張鐵傢俬軍的標誌。
金烏旗下,正在訓練的戰士們那凝固在臉上的堅毅神色都沒有逃過張鐵的眼睛。
灰塵凝聚著汗水,在沙場上的戰士們的臉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汗溝,軍官們在怒吼,蒸汽裝甲車上的弩炮也在怒吼著,在蒸汽武器帶來的極有韻律的震動和轟響中,將靶場上一面上坡上的靶地打得到處坑坑窪窪……
……
只是看了一眼軍營的大小和沙場上訓練人數的多少,張鐵就大致估計出了金烏商團這支武裝的人數——大概十萬人。
四年未回家,現在的張家,已經不是當初的張家了。
……
心情有些激動的張鐵看了遠處的金烏城半響,最後深深吸了一口氣,身形一動,就離開了山頂。
半個小時後,張鐵出現在金烏城城牆巨大的陰影下,仰著頭,看著金烏城那高大得不像話的城牆。
剛才站在遠處的山頂上居高臨下的看,不覺得這金烏城的城牆有多高,等來到城牆下面,張鐵才感覺金烏城的城牆實在太高了。
整個幽州,作為甲級大城的幽州城的城牆才70多米高,而金烏城的城牆,卻高達百米以上,猶如一面高塔,站在金烏城的城牆下面,抬著頭,才感覺到金烏城那泰山壓頂一樣的氣勢。
城牆上各種城防機械林立,一座座的蒸汽弩炮和重型離心炮塔把整個金烏城武裝得像一隻鋼鐵刺蝟一樣,城牆的外面,還掛著一片片的活動式的城牆鋼鐵護甲,這已經不是城牆的設定,而是戰堡的配置。
如果說金烏城算城池的話,這只是一座小城,但如果把金烏城算做一個堡壘的話,這已經是一座大堡。
金烏城是在自己出事之後修建成的,看著眼前的這座金烏城,張鐵就知道家人和自己的老哥修建金烏城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
如果不是出於安全的角度考慮,金烏城不會建這麼高這麼有威懾力的城牆。這面城牆,其實是老哥內心的寫照——這幾年的時間中,或許老哥每一天都在思考怎麼樣能讓這個家在太夏變得堅固,不再讓這個家中的任何一個人再遭遇到任何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