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意,讓朝堂諸公爭論紛紛,有人說,朝堂和江湖向來井水不犯河水,這樣做不好。
有人說,朝廷必須要加強管理力度,這些江湖人士就是太自由散漫,特別是綠林黑道,劫財劫色,騷擾百姓,威脅地方。
有的綠林勢力,甚至敢危害朝廷命官,真的到了不得不管的時候。
大家都各說各有理,總之是爭論不休。
趙煦冷眼旁觀,江湖上的那些勾當,其實與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未必就沒有關聯。
這些江湖人,大部分都是熱血漢子,經常在邊關幫忙抵禦外辱,而且是自帶乾糧,義務幫忙。
在武官眼中,這些人都是響噹噹的漢子,不應該遭到朝廷的清理。
而在文官的眼中,這些江湖人就有些可惡了。
這些人仗著高深的武功,笑傲王侯,拿富人的金庫當自己的口袋,沒錢了就去撈兩手,美其名曰:劫富濟貧。
這是道理嗎?
肯定不是,這是赤果果地視朝廷法度於無物。
這種現象必須要扼制。
文官之中,也有一些人與江湖勢力勾結,剷除異己,打壓民間商人,坐書漁利,擴張自家生意。
總之,各有各的心思。
這些心思瞞得過初掌大權的趙煦,卻絕對瞞不過楊盤的血神子。
楊盤好歹也是當了幾十年的皇帝,這些官員的打算,他閉著眼睛都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
不過,好在,這些人做得並不過份,並沒有因此枉顧朝廷的利益。
現在的大宋朝堂,還沒有到南宋時那麼黑暗。
“好了,不要吵了,既然你們拿不定主意,就由朕來作決定。這江湖上的恩怨,我們可以不管,但涉及到無辜百姓的案子卻是不得不查。朕決定,將刑部六扇門獨立出來,成立一個專門的針對江湖高手犯案的偵刑機構,專職抓捕在逃的朝廷要犯,以及犯了案子的江湖人士。”趙煦開口說道。
―――――――――――――-
皇帝都親口說了,朝堂之上爭執的百官們也只能點頭了。
這件事說到底並不是什麼大事,只是刑部衙門的事情,只是犯案的人武功高強,不好抓而已。
“臣有疑慮,六扇門的力量恐怕不足以應對江湖上那些武林高手,還請陛下明鑑。”刑部尚書站出來說明道。
“朕自有辦法,這武林之中,向來強者為尊,咱們要管理武林,自然就需要用到武林中人。退朝後,朕自會派人去辦。”趙煦開口說道。
“皇上英明。”大家異口同聲地應道。
招些武林中人為朝廷效力,雖然有些官員覺得不妥,但也無法明確地反駁。
況且他們也不認為自由慣了的武林中人願意接受朝廷的約束。
…………
楊盤終於來到了汴梁,汴梁的城牆其實相當有特色,它不是平直的,而是有許多的凹糟,似乎是從趙匡胤那裡傳下來的。
進入汴梁,一路遊玩參觀,那清明上河圖的情景,正的如同畫卷一般地展現在眼前。
果然不愧為當今世界最繁華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