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盛時期的楊廣,雄才大略,上馬能夠治軍,下馬能夠統政。
一個楊公寶庫的主人都不是楊廣的對手,更別說其他人得到楊公寶庫又怎麼樣?
―――――――――――――
楊廣能夠打敗前太子楊勇,成功登上皇位,靠的便是自身的能力,他的手段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楊勇也不是一個廢物,否則他也不可能成為隋朝太子。可那又如何,還不是敗在楊廣手中。
楊廣用的手段可比李世民高明得多了。
李世民被李建成逼得最後要兵行險招,用殺兄弒弟,逼父退位這一招。也真的是有些窩囊了。
人家楊廣就用不著,直接在潛邸的時候便用手段逼得楊勇屢出昏招,最後被貶為庶人。
客觀來說,個人覺得,楊勇的才能應該不在李建成之下。
當時的大隋奪了北周天下,面對南北朝的混亂戰局,楊勇身為太子,輔助楊堅一統北方有功,後來隋滅南朝,同樣排程各方資源有功。
楊勇要是沒有能力,能夠在亂世之中坐穩他的太子之位嗎?
楊勇的才幹,絕對不下於李建成,或者說,這兩表兄弟真的很想像。
即便如此厲害的楊勇,最後還是輸給了楊廣?楊廣勝得是光明正大,不管他爭太子的手段如何,總之楊廣成功逆襲上位太子了。然後從太子之位登基,名正言順。
相比之下,李世民比楊廣弱了一籌不止,他的上位,歷史評價實在不怎麼樣,殺兄弒弟,逼父退位。可以說開了一大先河,終唐一朝,皇室動亂都沒有停止過,還不是因為這位李老二開的一個好頭啊。
所以說,史書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楊廣雄才大略,結果成了隋煬帝。李世民殺兄弒弟,結果成了唐太宗。
確實很諷刺。
嗯,究其根本,還不是因為楊廣打壓世家門閥,並且開科舉,結束了世家門閥對於朝堂的壟斷,把他們得罪得太慘,所以他們在記錄史書的時候,便給死後的楊廣一個千古罵名。但那又如何,千古罵名也無法否訣楊廣的雄才大略。
――――――――――――――
“阿彌陀佛!”巴哈活佛一聲佛號,包含著《變天擊地精神大法》的力量,將張須陀的沙場氣息破得乾乾淨淨。
張須陀正要動手,楊廣開口道:“張將軍,退下吧。”
“是,陛下!”張須陀執行了命令,策馬後退了幾步。
“巴哈活佛,朕敬你是友邦來客,不想與你一般見識,但你若要執迷不悟,那便休怪朕不講情面了。”楊廣開口勸道,此時的吐蕃還真的是大隋的友邦。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真的不敢在隋朝面前亂跳啊,看一看突厥和高麗吧。
突厥被一分為二,現在還內鬥不休。高麗更慘,三徵高麗把高麗搞得元氣大傷,徹底地縮了回去,不敢再跳了。
吐蕃現在真的比不上以上任意兩國的二分之一。
沒有錯,沒有文成公主的千里送逼,吐蕃的國力弱得不能弱了,窮得不能再窮了。巴哈活佛身為一國國師,被寧道奇一個江湖散人阻了二十年不能越雷池一步,實在是弱爆了。要是吐蕃國力強大,他一個國師會怕寧道奇嗎?
現在的吐蕃膽子再大,也不敢和大隋叫板。
信不信以楊廣的脾氣,還真敢三徵吐蕃?
楊廣三徵高麗的狠勁,真的嚇到了周邊各國,就算是突厥也不敢在楊廣死前亂跳啊。
楊盤一刀劈死畢玄之後,突厥就更加老實了,這幾年連犯邊都少了。
楊盤從皇座後面抽出了“小樓一夜聽春雨”,開口說道:“既然巴哈活佛你不聽勸,那也休怪朕送你去西天了。”
“阿彌陀佛,久聞隋帝年輕之時,力能擒虎,南征北戰,戰無不勝,今日貧僧倒是要討教一二,不如我們打個賭如何?”巴哈活佛先捧了楊廣一把,反正說好話也不要錢,隨後就提出了一個賭約。
“什麼賭?”楊廣開口問道。
“阿彌陀佛,貧僧與隋帝公平較量,要是隋帝輸了,還請隋帝率兵迴轉,不要為難靜念禪院。”巴哈活佛笑著雙手合什道。
“你要是輸了呢?這靜念禪院還能夠束手就擒不成?”楊廣輕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