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在對付青獅王和白象王的時候,多少有點放不開手腳,畢竟總不能出全力打殺了青獅王和白象王吧?
可是到了獅陀城就不一樣了,這裡便可以放開手腳了,城中的妖魔就算是盡數被打殺了,也不會有什麼後患。
於是,十八羅漢便和孫悟空一行離開了獅陀洞,將這個殘局交給兩位大菩薩來收拾了。
相比於觀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四大菩薩之中,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就要落後一個級別不止。
現在的青獅王和白象王已經被血河道人奪舍,比以前更上一層樓。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並沒有太上心,畢竟是安排好的一齣戲,現在已經到了收尾的時候。
兩位菩薩正要念咒,驅動坐騎體內的禁制。
可就在此時,白象王突然之間長鼻倒卷,瞬間制住了兩位菩薩,青獅王張開血盆大口,將兩位菩薩吞入腹內。
青獅王腹中早有埋伏,血河道人的血神子分身早就準備。
就在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入腹的一瞬間,元屠刀橫刀一斬。
瞬間斬破了兩位菩薩的金身,這可是先天靈寶,殺戮道的先天靈寶,殺人不沾因果。
再加上現在是西遊大劫時期,量劫劫氣瀰漫天地,任何大能的推算都會慢了不止一拍。
佛門的四大菩薩,代表著佛門的慈悲、大願、智慧、行持。
是佛門的門面。
可是現在佛門的門面之二,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竟然隕落於此,確實是佛門的一大重創。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一死,青獅王和白象王頓時恢復了自由之身,不再是坐騎的身份,再加上他們的背景,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便是劫滿歸來。
量劫之時,清算因果,手段不一,勝負自憑本事。
這便是西遊世界的修士們預設的規矩。
當然,如果你沒有背景,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還好,青獅王和白象王是有背景的,他們掙脫束縛,得成自由之身是在西遊量劫的時候,完全符合規矩。
事後,佛門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天庭之內,還有無數昔日同門看著,不會任由佛門亂了規矩。
金仙大能隕落,要是換成主世界,自然會有大道傾覆的天象顯現,而在這方世界,卻沒有這樣的天象。
因為此方世界的修行,不以合道為主。
西遊世界的金仙,以立道、行道、證道為道路。
青獅王和白象王脫劫而出,自然不會繼續留在原地,而是悄然遁地而去,遠遠地離開了西牛賀洲,朝東勝神洲而去。
那裡是道門的地盤,隱姓埋名往其中一躲,一切都不成問題。
話分兩頭,卻說,十八羅漢陪同齊天大聖一起前往獅陀城救師父。
由孫悟空將那大鵬王給激了出來,再由十八羅漢組陣圍困。
“原來是你們,真是多管閒事。”大鵬王豈會不認識佛門的十八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