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現在的孔家,還有“仁”這個字嗎?
孔家在曲阜的作為又不是沒人知道,只是天下所有當官的人都默契地睜隻眼閉隻眼。
可是誰也想不到,孔家竟然如此變本加厲!
趙煦在血神子潛意識影響之下,決定不再縱容。
正好趁著這段難得的時機,把孔家為首的腐儒以及儒家敗類一舉剷除。
此舉勢必會引起朝局動盪,但好在當今聖上軍權在握,外無強敵。
西夏衰弱,損兵折將不說,一品堂名存實亡,就連最大的底牌李秋水,都死了。哪裡有膽子侵宋?
而遼國現在陷入內亂之中,兩三年之內,恐怕是不可能南下了。
南面大理更是與大宋交好,從來就沒有北上侵宋過。
吐蕃無力擴張,且國力積弱。
環視了一圈,嘿,現在的大宋還真的是外無強敵,正好可以修理一下內政。
這個時候,花國丈進了京城,穿著朝服,聯絡了一幫同好和同黨,在一次大朝會上,上書皇帝,狠狠地參了楊盤一本。
―――――――――――――-
這就好像一根導火索被點燃了一樣,緊接著就有無數朝臣跟著參奏。
趙煦面無表情地冷眼旁觀。
同時心裡也在拿著名單上的記錄在一個一個對照。
發現這名單還真不是說說而已,除了孔家以及幾位二品、三品的大員之外,其他的站出來參奏之人,有大半都在名單之內。
最主要的是,保守派的官員佔據了七成!
“諸位愛卿,楊盤有沒有違規逾權之舉?有沒有擅自插手地方內政軍務?有沒有擾民亂民之行?既然沒有,那等案子了結之後,將最終的結果呈上,倘若有問題再罰也不遲嘛。這勾紅之權,尚在朕的手中,花國丈且放寬心。”趙煦面帶和藹的笑容開口說道。
在宋朝,非常重生死之權,哪怕是十惡不赦的罪犯,其死刑也要等到皇帝勾紅批准之後,於秋後處決。
也就是說,哪怕是地方官府判了犯人死刑,也要等刑部核實,皇帝勾紅之後才能夠執行,否則烏紗難保。
所以,即使是楊盤,手拿尚方寶劍,也只能在對方拒捕的時候出手殺人,抓到人之後,就再也沒有殺過一個在押犯人。
皇帝和稀泥,誰也沒有辦法。
朝會就這樣散了。
散朝之後,趙煦回到御書房,氣得拍桌子,找來了皇城司的首領,讓他撤查結黨營私之行是否屬實。
宋朝的皇城司雖然沒有明朝錦衣衛那麼牛叉,可也同樣不能小視,至少在京城之中,論耳目,很少有人能夠瞞得過他們。
花國丈這麼明顯的目標,簡直就是指路明燈,皇城司查起來,簡直太容易不過了。
花國丈在京城的日子,也在不停地四處竄連,白天光明正大地到處拜訪友人,晚上則暗中接見一些神秘人。
他根本不知道的是,他的所作所為,完全暴露在了當今皇帝的眼中。
這個官商勾結,結黨營私,販賣人口的無名組織,終於浮出了冰山一角。
趙煦表面上不動聲色,每次大朝會,都表現得極為頭疼,疲於應付一眾朝臣的彈劾。
暗地裡卻在不斷地收集這些人的罪證,以及暗中調查這個組織的內幕。
以前是敵暗我明,朝廷沒有發現他們的存在。
但現在卻是敵明我暗,憑藉一國之君掌握的力量,調查這群躲在黑暗中的老鼠,難度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