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楊盤以這方小千世界為中心,佈置起一個絕世大陣,這是他十幾年來參悟陣法之道,所得的成就。
以楊盤的悟性和修為,加上智慧之門的加持,他參悟十幾年陣法,相當於一個普通的陣法天才參悟一千年。
這個比喻其實並不恰當,因為陣法的參悟因人而異,有的人一悟盡得,有的人被卡在門牆之外,不得寸進。
這玩意兒根本不能用時間來衡量。
當然,為了佈置這個陣法,也幾乎快要掏空他這些年遊歷諸界所得的財富。
別以為財富不重要,財侶法地,哪怕是主世界這樣的修行體系,財也是相當重要的。
更別說,楊盤還是“出門在外”的情況下。
財有多麼重要,還用多說嗎?
當然,楊盤的底蘊也遠超常人,畢竟他可是得到了一位陽神真人的遺產,妥妥的修行界富豪。
況且,他本人也是一位積累財富的高手,這些年遊歷諸界,在血神子分身的主持下,他本尊沒有怎麼出手,但財富卻越積越多。
但是,楊盤也是一個花錢的能手,他要做的事情太大,手筆也極大,花費自然就多了。
比如說煉製四劍一圖,五件本命法寶,這是正常修士乾的事情嗎?
光是為了這個,楊盤就花費了海量的財富,各種天材地寶不計其數。
沒有足夠的財富,怎麼可能鑄造出誅仙四劍和誅仙陣圖?
哪怕只是它們的雛形、器胚。那也同樣不是一般的法寶能夠相比的。
看一看,楊盤為了讓四劍開鋒所做的努力,再看一看為了祭煉誅仙陣圖,楊盤還要花費心思參悟陣道。最後看一看,為了這四劍一圖的煉製,楊盤的修煉被卡在這裡多久了?連自身壽元恐怕都不夠楊盤的謀劃,因此楊盤才來到了風雲世界,打起了龍元和鳳血的主意。
不過,也快了。楊盤的一番謀劃,也差不多要完成了。
―――――――――――――
此刻經過楊盤的加料和推動,世界毀滅的程序加快。
楊盤不得不驅動穿雲過界舟朝混沌深處遠去。
畢竟一個小千世界的毀滅,其餘波楊盤也不敢小視,他有自知之明,肯定是扛不住世界毀滅的餘波。
但只要站得夠遠,就可以了。倒不必楊盤親自硬扛著去收集三絕之氣。
於是,楊盤將絕仙劍倒掛在導引獻祭陣法的陣門上,轉身便走人了。
混沌深處,沒有上下左右之分,混沌一片,沒有修出元神之人,走進混沌深處,必然會迷失在其中。
楊盤是靠著智慧之門的指引,才不至於迷失了方向。
穿雲過界舟也無愧於九階法寶,哪怕是混沌之中航行,它也不曾有半點兒損傷。
只不過速度倒是比不上在宇宙之內航行。
畢竟此舟要先分開混沌之氣,才能夠在其中穿行。
楊盤等啊等啊,這一等就是整整三年。
三年後,楊盤看到了世界是如何毀滅的,就像一個氣球一樣,突然漏氣,但它沒有爆炸,而是在不斷地萎縮。
直到壓制到極限之後,才會再次爆炸。
這一次爆炸,要是成功地孕育出新的世界,那就代表著這個小千世界會再次重開。要是運氣好,孕育出一個宇宙,那就代表著這個小千世界完成了一次涅槃並升級成功。
當然,還有最後一個可能,那就是什麼都沒有,只剩下一些世界的殘片也不是不可能的。
混沌之中,太多太多這樣的殘片,有的小如塵埃,有的大如天體。這都是世界毀滅之後,沒有成功涅槃的遺留。
這些混沌中的殘片,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無限久遠之前。
但大部分殘片都會隨著時間而被混沌消磨,什麼都不會剩下來。
就在這個時候,楊盤佈置的陣法開始運轉了。
萎縮至極的小千世界,在徹底玩完之前,三絕之氣被陣法不斷地抽出,純化一遍之後,獻祭給絕仙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