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早已散去,已近黎明。
而陳歸塵等六人仍盤坐於黃天殿。
細看之下,六人身下是一個巨大的圖案,六人分坐圖案六點。
這儼然是一個法陣。
黃龍觀立宗於此一千多年,經歷過五行最鼎盛的時代,那個時代也是黃龍神靈前後兩段漫長沉睡時期之間唯一甦醒活躍的時期。
黃龍觀經歷過這個時期,自然也就流傳下了與黃龍神靈溝通的方法,這個法陣就是其中一種。
這個法陣,名為恭龍顯像。
恭請黃龍神靈顯像示下之意。
據傳,恭龍顯像法陣曾是黃龍神靈以自身一縷靈力注靈成陣,與黃龍神靈可謂自成一脈,是最容易召喚出黃龍神靈的陣法。
要發動陣法召喚黃龍神靈,需六人各佔陣眼,同時注入大量的元氣。
六人也是這麼做的,但兩個時辰過去了,六人大汗淋漓,法陣卻沒有一點動靜,更別說神靈顯像了。
持續兩個時辰注入元氣,是一場很大的消耗。
陳歸塵終於停了下人,另五人也跟著停下,六人都是滿臉疲憊。
稍作休息後。
元順天道:“觀主,這是為何?”
那一聲低吟和山動,他們都相信是黃龍神靈引發的,何況還有龍負杵的異動作為佐證。
但依照古法流傳下來的方式試圖發動恭龍顯像陣法召喚黃龍神靈,卻毫無反應。
這個陣法他們不是第一次試圖發動了,過去毫無反應,他們都認為是因黃龍神靈還未甦醒,可這次不同,祂明明已經甦醒了。
陳歸塵陷入了沉思。
黃玄昭道:“師父,四位師兄,會不會是我們方法有誤?”
元順天、路地、穆玄、尹秋黃四人,是黃龍觀中生第二代,他們都是中年。
黃玄昭依年紀而論,應是現在黃龍觀第三代弟子,但因其天賦異稟,早年即被觀主陳歸塵收作關門弟子,所以,論輩分,黃玄昭也是黃龍觀中生代。
古法傳承千年,但千年前黃龍神靈靈力耗盡再回沉睡後,就再也沒有成功召喚出黃龍神靈。這種情況下,古法不經驗證,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恐怕就在哪個環節出了偏差,或者是遺漏了哪個環節。
但就算如此,他們又怎麼能跨越千年去找回最初的正確古法?
陳歸塵緩緩道:“古法未必有誤,也許只是我們修為不精,妄自猜測無益,從今日起,每日一試。”
五人點了點頭。
古法對不對無從考證,試下去總有希望。
其實古法本沒有錯,這是個很簡單的法陣,區區幾句話,又是一門最重要的事,斷難出現多大的偏差。
只是,古法說的元氣,指的是五行之氣。
這也正是白鱗說的,以五行之氣從外界喚醒神靈。即便神靈甦醒,要召喚神靈,除非有太玄境大成與神靈互通之人,否則,也需五行之氣。
而現在,黃龍觀還不知五行之氣為何。
但黃龍神靈聚靈所需的土行之氣已聚攏完畢,不會再額外從雜氣中抽取土行之氣,這使得黃龍觀修道者在納氣時,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混入比從前更多的土行之氣。
可他們還無一人知道該如何從中抽取土行之氣。
黃龍觀堅守黃龍山,有利有弊。
曾經火行、金行、木行遷出靈雀山、西華山和東太山時,除了以蒼生百姓為己任外,還有一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時五行已有人察覺五行式微與身在聖山有關。
這是對的,其原因就是神靈聚靈納氣經年抽取龐大的五行之氣,導致五行只有普通的元氣可用,而那些普通的元氣使得五行道法施展出的術法平平無奇,與本該有的術法威力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