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鎮壓四方,橫掃八荒!
在萬國大陸,資訊傳遞十分快,尤其是關於戰爭的資訊,被各個世家關注,使安城附近的戰事,全部彙報回去,擴散四方。
塢堡戰役,糧倉戰役,天倉嶺戰役,趙雲,花木蘭,白起,武王決鬥,坑殺九萬大軍等事件,傳遞在各個世家手中,看著手中薄薄的情報,每個氏族族長都清楚,青宵國的天變了!
他們站隊的時候到了,是繼續追隨宮氏王族?還是選擇新晉霸主?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一場生死抉擇。
選擇誰可以生存,選擇誰可以獲得利益,或者是冒險一把,謀取最後的成功呢?
漸漸地,各個氏族已經做出選擇,並付之行動,一個個陰謀詭計,瀰漫青宵國的上空,許多胸懷大志,腹有良謀的英雄人物,施展第一個陰謀。
“李唐暴君,獨夫之心,橫行奡桀,白起助紂為虐,接受李唐的密令,暗中坑殺九萬俘虜,以彰顯唐王之威,犯下滔天大罪,卻沾沾自喜,封賞劊子手,其餘文臣將領助桀為暴,若以此品性當青宵國的王上,將是青宵國之哀,青宵國之悲……”
訊息傳出,無數黎明百姓大驚,對見所未見的唐軍充滿抵抗,寒門子弟,氏族子弟紛紛潑墨寫書,譴責李唐和白起的詩詞歌賦,如雨後春筍,天上雪花,數不勝數!
各個世家大肆招兵,打著“忠王軍,廢逆賊”的口號,招私軍,賺取不良之財。
在青宵國勢力急劇變化時,李唐知道自己的時機來了,他必須有所作為,必須站起來,抹平一切的反抗聲音,好安穩民心。
“各位,外面謠言四起,對我軍的形象十分不利,各個氏族結盟,大量招私軍,將是我們統一青宵國的阻礙,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城主府大殿,李唐平靜的問道,使包拯,趙雲,白起,花木蘭,張公公臉色凝重。
“主公,首先要下王旨一封,穩定三郡一城的民心,重拾明君威望!其次儘快發兵,統一青宵國,整肅言行,施行仁政,頒佈法制,以愛民,親民的形象,征服民心,解決氏族之憂。”
包拯思索一會,才提出一個挽救民心的方法,只是挽救而不是解決,因為失民心只是言語之間,得民心卻是窮年累世。
“嗯,你和子伯,魏徵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們也來信說,讓本王出兵,統一青宵國,再恢復民心,同時要防範天下氏族,儘早控制宵雲城。”李唐點了點頭說道。
民心所向,大事可成;民心所離,立見滅亡!如果君主不仁,百姓將起義,國家實力將損耗,陷入動盪,離覆滅也就不遠了!
“範大人和魏大人提示的對,天下氏族沒幾個是好東西,不得不防,其次就是宵雲城,為一國之都,政治意義重大,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主母就在城中。”
包拯略微思索,在結合得到的情報,舉一反三,很快就明悟。
李唐臉色微變,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宮冰雪是他的女人,一旦劫持她當人質,那就麻煩了!
心中想著,越來越擔憂,也沒有心思商談,立馬站起來說道:“既然如此,本王立馬出兵,統一青宵國!”
一聽此話,趙雲和白起臉上露出激動的表情,作為武將,尤其是頂尖武將,他們都渴望在戰場上,磨練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實力。
尤其是趙雲,他是最先跟隨李唐的武將,但在實力方面,已經遠遠落後張公公和白起兩人,這激發他的鬥志,他渴望在戰爭中,在血與火的磨練中,在生與死的擦肩中,突破武王。
既然已經決定出兵,李唐就拿起三份王令,沾墨寫到:
“令趙雲率領常山軍統一西部三郡,最後揮軍直逼宵雲城!”
“令白起率領殺神軍統一東部三郡,最後揮軍直逼宵雲城!”
“令秦瓊率領瓊明軍統一北部四郡,最後揮軍直逼宵雲城!”
然後拿出唐王印,虎印蓋章,兩個鮮紅的印章,散發著猩紅光芒,像是在訴說,此戰,又有多少人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