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之職是免了,可是人家還任著驃騎大將軍呢,那才是實權在握。
一個免職傷筋動骨,一個純粹是去了個花架子。
讓太監把兩位受傷的給抬下去,他們又接著朝會。只是這一場架打的君臣根本無心朝政,直到最後散朝的時候玉衡帝才想起來他親自宣進建康的蕭晃,一看這張臉,唔,萬一女兒隨了他爹這扔人堆裡就找不著的臉,可不大好辦。
“愛卿難得回來,今日咱們君臣好生敘敘舊。”散朝後,玉衡帝獨將蕭晃給留了下來,好酒好菜款待了一番。
期間倒是聊了不少的風土人情,民生軍情,到末了玉衡帝實在沒忍住,問起蕭司空三人打架的起因。
誰知蕭晃卻道:
“臣不知道,臣又沒心結交朝中重臣,離他們都遠遠的。”知道皇帝忌諱什麼。
只是知道是知道,說出來就有點兒生懟了,玉衡帝臉上不大好看,想起自己以前為什麼不得意這位蕭刺史來了。又臭又硬的脾性,什麼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就沒個順耳的。
哪怕一句皇上英明,他都聽著是諷刺的音兒——
當然,這話蕭晃也沒說過。
這要是閨女隨爹,性子可真是愁人了啊,玉衡帝直嘬牙花子,蕭晃這人忠心絕對是有的,就是太剛,不懂變通。茅坑裡的石頭。
不知道就不知道,好好說話能死啊。
“朕的宣城公主和令嬡差不多大,等過幾天不妨進宮陪陪宣城。宣城才沒了姨,也正孤單寂寞,她們兩個小娘子湊到一處定然意趣相投。”
打發了蕭晃,玉衡帝又召來太監相詢。
當時他還以為是太子逼宮造反,也沒細問。
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那倆侍郎說了什麼髒話可並非沒有人聽到,不過是不愛沾上是非,把話捅到檯面上。
在宮裡發生的事,還能有瞞過太監的?
玉衡帝一問,一五一十就都說了。
聽完,玉衡帝都佩服謝顯和蕭寶信倆口子的體質了,不惹,禍自來啊。連懷了身子都能引發慘案,大臣們打架都打到太極殿來了。
不過就王健和何準那倆貨說那些話,別說蕭司空是個武將,脾氣暴受不住這個,是個爹都受不住。如果說他閨女,他抄了那人全家!
“蕭司空受委屈啦。”他嘆。
得,連官職還是稱呼的司空,看來原地起復能隔夜就不錯。果然不出魏得勝所料,沒出三天,聖旨下,蕭司空官復原職。
這算得起復官職在大梁一朝最快的了——
除了前朝末帝昏庸,喝醉酒罷免丞相,結果第二天一早又給恢復原職,另加官進爵以補償不說。
王家與何家都沒敢起刺,玉衡帝敢這麼幹定然就是知道了內情,給蕭司空做臉,再者人家妥妥的皇帝心腹,惹不起。
就憑這一件事,蕭家聲名鵲起,由此奠定了蕭家正式邁入高門的基石。
倒是蕭寶信,因為太極殿前這一場架打的,建康城傳的沸沸揚揚,她有身子的事真真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