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起死回生
四十四、起死回生
淩晨三點,鬧鐘尖銳的鈴聲打破了營地的寂靜。浩軒救援小隊的成員們從短暫的休憩中驚醒,顧不上疲憊,迅速行動起來。他們用漱口水簡單清潔口腔,再用涼水洗把臉,瞬間讓自己清醒幾分,隨後便緊急集合。
救援小隊的總負責人神情嚴肅,目光堅定地掃視著每一位隊員,開始分配各小組的任務。他依次將裝有3天用量的腰水和1天份幹糧的揹包遞到隊員手中,認真叮囑道:“大家務必保管好這些物資,這是我們在救援過程中的生命保障。餘震隨時可能發生,如果我們被困,或者遇到需要救助的人,這些食物和水至關重要,一定要堅持到後續救援隊趕來。”
隊伍裡,田嬛恩起初有些扭捏,眼神總是有意無意地避開於新傑,還一直緊緊跟在顧善琪身邊,像塊甩不掉的“粘牙糖”。顧善琪實在有些無奈,皺著眉頭,語氣略帶責備地說道:“都什麼時候了,別再兒女情長了!田嬛恩,你平時可不是這麼沒主見的人,現在是救援的關鍵時刻,得把心思都放在救人上。”說完,她直接拉著田嬛恩的手,走到於新傑身旁,鄭重其事地交代:“新傑,嬛恩就交給你照顧了,大家一起順利完成救援任務!”隨後,便轉身去找秦瀟瀟了。
於新傑看著田嬛恩,率先打破沉默,輕聲問道:“最近過得怎麼樣?”田嬛恩微微一愣,停頓片刻後回答:“挺好的。只是有些事我一直想不明白。”於新傑來了興致,好奇地追問:“什麼事?”田嬛恩一邊整理著揹包,一邊說道:“像你這樣的富家子弟,還是浩軒基金會的會長,怎麼會來幹我們這些又苦又累的粗活呢?一般有錢人都是出錢不出力,把自己的命看得比金子還貴重。可你倒好,不僅出錢,還不顧自身安危來到這危險的救援一線,真把自己的命不當回事兒啊。你真的想清楚了嗎?這裡的救援工作這麼艱苦,你能受得了嗎?”
於新傑沒有絲毫退縮,笑著回應:“體驗一下你們這種淳樸的生活方式,有什麼不可以?好日子過久了,也會覺得煩悶。”兩人彷彿又回到了初次相識時互相“看不順眼”的狀態,言語間充滿了互相擠兌的意味。田嬛恩停下手中的動作,瞪大眼睛,剛要反駁,於新傑卻搶先一步說道:“別你什麼你了,橫川的兄弟姐妹正深陷災難之中,咱們得趕緊行動起來,多救一個是一個,別在這兒浪費時間貧嘴了,趕緊出發!”說著,他一把搶過田嬛恩手中的水和幹糧,系在自己身上,頭也不回地朝著帳篷外走去。田嬛恩被氣得不輕,但又忍不住笑了。她沒想到,自己還能和於新傑像這樣說這麼多話,鬥嘴的感覺竟有些熟悉和親切。在她心裡,能像這樣見面、交談,做朋友,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於是,她趕忙小跑著跟了上去。
走出帳篷,外面一片漆黑,沒有星星和月亮的夜空顯得格外壓抑。然而,地面上卻燈火通明,晃動的燈光如同點點希望,照亮了每一寸廢墟。軍人、政府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和救援人員們爭分奪秒地忙碌著,一刻也未曾停歇。此刻橫川縣的街頭,聚集的人數遠超當地暫住和常住人口的總和。曾經繁華的橫川,如今已化作一片廢墟,幾乎找不到一處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即便有幾棟看似完好的樓房,也因隨時可能倒塌的危險,無人敢靠近。許多救援人員累到極限,實在支撐不住了,便在附近的空地上隨便一躺,倒地就睡。這樣不僅省去了繁瑣的睡前準備,還能節省寶貴的時間,睡醒後立刻又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這裡,沒有規定的休息時間,也沒有具體的任務指標,所有人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搜救被困人員,拯救生命。
任何一個救援小站都向所有人開放,無論是救助人員還是被救人員,只要有需求,都可以前往最近的小站補充水分、領取食物、更換頭燈和手電等物資。領取物資時,無需繁瑣的程式和簽字,只需向工作人員詢問領取地點即可。因為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懷著無私奉獻的精神,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他人的生存希望,誰都不屑於去搞那些繁瑣的形式。那些企圖在這種危急時刻渾水摸魚的人,無疑是國人的恥辱!
救援現場,緊張的救援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救助人員們分工明確,全力搜尋著每一個可能存在生命跡象的角落。有的小組4人以上圍成一片區域,與擴音器一起大聲呼喊:“有人嗎?有人在裡面嗎?我們來救你們了!”每走到一處建築物前,他們就用石頭輕輕敲擊牆壁,傳遞救援的訊號,不放過任何一寸地方;有的隊員冒著生命危險,小心翼翼地進入搖搖欲墜的危樓,一間房一間房地仔細搜救;還有的隊員手持聲波震動生命測試儀和熱紅外生命測試儀,憑借先進的裝置尋找生命跡象;更有專業的搜救犬,在廢墟中穿梭,憑借敏銳的嗅覺搜尋被困者。
一旦發現生還者,救援人員便迅速展開救援行動。小氣墊是救援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沒充氣時薄得像本子,能輕松塞進狹小的縫隙。而充滿氣後,卻能支撐起數十噸的重物,輕易頂起沉重的樓板。這種小氣墊採用新型高強度芳族聚醯胺製成,輕便又省力,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遇到複雜的救援情況,液壓擴張鉗、撬槓等工具也派上了用場。
地震中,受傷的情況多種多樣。不少傷員頭部有明顯外傷,而有些傷員雖然頭部表面沒有明顯損傷,卻伴有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至出現失語、昏迷,耳朵或頭部傷口還會流出清水樣液體。遇到這類情況,救援人員都知道,這很可能是顱腦損傷。此時,必須要安穩固定傷員頭部,確保其呼吸道通暢,對流出的腦脊液即清水樣液體)進行加厚包紮處理。在地震傷害中,擠壓綜合徵也較為常見。對於被擠壓的傷員,救援人員會盡快解除壓迫。解除壓迫後,傷肢不能抬高,也應避免活動;對於還能行走的傷員,要限制其活動範圍;不能對傷肢進行熱敷或按摩,防止加重肢體缺氧;肢體更不能使用加壓包紮或止血帶,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中,每一秒都至關重要,越早發現被困者,他們的生還機率就越高。因此,不斷有來自各地的支援力量加入,大家不分晝夜地投入到緊張的搜救工作中。
突然,有人大聲喊道:“快來這裡,這裡有微弱的敲打聲和求救聲!”周圍的人聽到呼喊,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聚集過來,等待指揮人員下達指令。一位指揮軍官抬手示意大家稍作等待,隨後仔細觀察起地形,憑借豐富的經驗,快速確認了被困者的具體方位。他迅速拿起紙筆,幾筆勾勒出簡易草圖,沒幾分鐘,一套完整的救人計劃便在他腦海中形成。
救援行動正式開始,氣墊、撬棒等能用的工具紛紛派上用場。指揮軍官思路清晰,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救援工作。旁邊,一位大姐拿著擴音器,不停地與被困者交流:“小妹妹,還在嗎?別怕,我們馬上就救你出來!你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現在,你不要說話,也不要亂動,聽我說話就好。你要是能聽見,就用手中的石塊在旁邊敲一下,讓我們知道你還在。”話音剛落,廢墟裡傳來兩聲微弱的敲擊聲。大姐立刻回應:“很好,我聽見了!你千萬別睡著,我們一定會救你出來的!”
實際的救援難度遠超想象,表層的磚塊很快被扒開,卻發現下面壓著幾塊完整的樓板。這些樓板在零散的大塊牆壁下層層疊壓,給救援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指揮軍官再次檢視現場,發現藉助外力救援極有可能導致不堅固的樓板坍塌,引發二次傷害,小姑娘的生命將受到更大威脅。此時,只有藉助大型機械抬吊才是最安全的方法。可時間緊迫,廢墟裡小女孩的敲擊聲越來越微弱,間隔也越來越長,根本等不及大型機械趕來。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生命在生死邊緣掙紮,所有人都緊張地等待著指揮軍官下達命令。指揮軍官深知情況危急,沒有絲毫猶豫,果斷下令:“搬!所有人都給我搬!你、你、還有你,去把附近的人都叫過來,一起搬!”
得到命令後,大家紛紛拼盡全力投入到救援中。一雙雙滿是鮮血的手在廢墟中不停地挖掘,鮮血染紅了周圍的磚石。盡管救援艱難,裡面小女孩的聲音也幾乎聽不到了,但大家沒有放棄。眼看就要挖到被困者所在的位置,可廢墟卻怎麼也清理不完。指揮軍官不敢有絲毫懈怠,一邊在廢墟中尋找縫隙,一邊思考新的救援方法。終於,在一個角落裡,他發現了一個絕佳的救援口。救援人員們立刻停下手中的動作,十幾個人齊心協力,硬是從沉重的廢墟中搬開一條狹小的通道。指揮軍官毫不猶豫,直接爬了進去。
女孩被困的空間極其狹小,只能容納半個人的身形,身上還壓著一塊沉重的板子,幾乎無法動彈。指揮軍官費了好大的勁,才將女孩從裡面拉出來。女孩被拉出時,手中緊握著的小熊玩偶也隨之脫落,她似乎已經沒了呼吸。指揮軍官心中一陣刺痛,一手抱著女孩,一手拿著小熊,大聲喊道:“拉!”後面的救援人員一個接一個,接力將女孩從廢墟中拉了出來。
女孩被救出來後,醫護人員迅速上前檢查,但她已沒有了生命體徵。女孩看上去只有16歲左右,正值青春年少,本該擁有美好的未來和精彩的人生,卻被這場無情的災難奪走了生命。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竟是如此脆弱。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悲痛不已,有人氣憤地用手砸向旁邊的破磚,雙手被尖銳的磚塊劃破,鮮血直流,醫護人員見狀,趕緊過去為其包紮。女隊員們更是抱在一起,氣得直跺腳,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指揮軍官輕輕將染血的小熊放在女孩胸前,讓她能繼續“抱著”,隨後,用白布緩緩蓋上女孩的身體。
在這場災難中,有太多這樣令人心痛的瞬間,但救援人員們從未放棄,他們帶著悲痛和希望,繼續在廢墟中尋找生命的奇跡,用行動詮釋著生命至上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