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永坐在牛車上,這摸摸那看看很是新奇,牛車在村裡是個寶貴物件,牛是種地的好手,平日裡大牛家伺候更是精細,輕易不讓人騎。
哪個孩子騎過牛,在小夥伴中都是被羨慕的存在。
“呦,小喜兒一家這是去趕集?”坐在車前頭一個圍著頭巾的中年婦人開口問,這個人是郭家二嬸。
整個村子都連著親戚,不過都不是直線親屬,七拐八拐很遠的親戚,稱呼也就是那麼一叫,實際上除了直系親屬,其餘的沒有那麼親。
“這不是去賣鞋掙倆兒錢麼,二嬸子去看蓮姐?”郭二嬸家女兒嫁給了景洛城酒莊的活計,定居在景洛城,郭二嬸家就這麼一個孩子,便時不時的去城裡看望。
“是,這不地裡剛忙完,我就去看看。”說到女兒郭二嬸滿臉笑意。
牛車上氛圍很好,說說笑笑的聊著天,柳獻之抱著小永也不說話,抬著笑臉聽大家說話。
“啊!”郭二嬸的侄女尖叫一聲,往後一仰剛好靠在了柳獻之的後背上。
柳獻之立馬往前挪了挪,順手將懷中的兒子轉了過來,算是隔開兩人的‘接觸’,因這一聲叫喊,車上人的視線都看向郭二嬸的侄女——蘭姐兒。
蘭姐兒紅著臉說:“剛剛有一個大拇指那麼粗的飛蟲子。”想起剛剛自己躺在一個陌生男子的後背上,蘭姐兒臉臊得發紅。
“蘭姐兒幹活做事什麼都勤快,就是怕大蟲子,沒事沒事。”二嬸笑著打趣,緩解著侄女的尷尬。
慕喜也笑應著,剛剛的插曲就算翻過了,夏朝民風開放,女子能夠逛街上酒樓,男女大防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車上繼續說笑,蘭姐兒回想起剛剛的情況,心依舊跳個不停,偷偷抬眼看下柳獻之,臉龐俊逸,謙謙君子溫如玉,蘭姐讀過書,心中嚮往的是儒雅公子,可不是村中的糙漢,思緒越飛越遠,臉紅久久不退。
牛車趕了約大半個時辰,慕喜就見到了景洛城的城門,白色城門氣派雄壯,三個黑體大字寫著景洛城。
進了城,大牛把人放在集市的那條街,下午的時候就還這塊等著,一起回村子裡。只有慕喜這一家回去,郭二嬸帶著侄女在女兒家住上幾日再走。
定好了時間大牛就趕著牛走了,郭二嬸也帶著侄女去商業街的酒樓找女兒,慕喜三人站在街口,第一次來城裡,慕喜分不清哪是哪。
四周看了一眼對柳獻之道:“走吧,先找個你擺攤的地方。”
柳獻之點點頭,輕車熟路的走到了一個路口,鋪上草蓆,鞋子一雙雙擺上。
整條街的商販三三倆倆,他們來的太早,許多商販還沒有出攤子,按理來說應該沒多少人,但柳獻之的鞋卻一雙接著一雙賣。
因為碼頭力工只能趕個大早逛集,柳獻之編得草鞋結實不容易爛,這些人都認準了他這個攤,很多人事先拿著一文錢定的鞋。
所以大家都知道柳獻之什麼時候來,他們再過來取,不坐牛車的話,柳獻之披著月光就開始往城裡走,這個時間點和他平日步行來到城裡差不多。
一個時辰左右,柳獻之就把鞋子賣光了,
也讓在一邊坐著的慕喜發現了他的另一面,這人沒有表現出的那麼軟弱呆木,討價還價一點虧沒吃。半點優惠沒享到的買家,還笑盈盈的念一句好才離開。
“你都賣完了?我是第一次來著城裡,你領著我們逛逛。”站起身的慕喜牽起了小永的手。
心中感嘆,這孩子真的很懂事,明明對這個集市很好奇,卻乖巧的坐在一旁,不吵不鬧,那個拎著糖葫蘆串的老頭走了兩圈了,小永饞的直咽口水也不說要吃,別的孩子早就打滾哭鬧要了。
平日柳獻之賣完鞋子就走回家,因為太晚回去,沒人做飯小永該餓一天了,今天不著急,那就好好逛一逛。
低頭一瞧,被兒子的樣子逗笑了。
小永抿著嘴,黝黑的膚色依舊掩蓋不住臉上的紅暈,這小家夥兒被慕喜牽著不好意思呢。
每次和小夥伴們玩,他們的娘來叫他們回去吃飯,都是牽著他們的手,或者揹著回家,小永可羨慕了,現在他娘也牽他了呢。小永的心都要飛到天上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還有一更~時間應該會比較晚~每天的第二更熊貓碼字速度出奇的慢…( _ _)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