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嘛,做生意,總是有賺有賠的。
倒賣鯽魚的生意不僅辛苦,風險還大。
魚賣不出去怎麼辦?
魚死了怎麼辦?
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
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寧萌這麼大膽,敢將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全投進這個風險未知的買賣裡。
當然,等寧萌的生意做起來後,眼熱跟風的人必然會有。
所以寧萌才決定,販魚這個生意她最多隻做一個多月。
等她掙了更多本錢後,她就可以轉做其他輕省點的生意了。
而現在,就是趁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前,先搶佔地盤。
賺取她人生的第一桶金!
下午,寧萌又去河邊捉了一批魚,不多,也有二十多條。
她只挑了比較大的十來條。
將魚裝上車後,就往縣城的方向跑。
水溪鎮是安平縣的下轄鄉鎮。
縣城距離水溪鎮倒不是特別遠,只不過村民們賣農產品時,多是習慣到鄉鎮上賣。
一般沒有什麼事,村民是不大願意跑縣城的。
一到縣城,寧萌也不急著去農貿市場賣魚。
而是騎著車,溜溜達達的在縣城裡隨意地轉轉。
瞭解一下縣城的經濟狀況。
九十年代初的安平縣城,其實已經初步顯現後世的城市規模了。
無論街道的繁榮程度,還是樓房的高度,城市的規模和麵積,都是水溪鎮遠遠所不能及的。
更別說街上的熱鬧程度了。
對縣城的情況有了大概的瞭解後,寧萌才去農貿市場擺攤賣魚。
只不過寧萌來的實在是有點晚了,這個年代夜市還不盛行。
街上做小買賣的,大多在傍晚四五點就開始收攤了。
此時,是下午三四點。
著急趕回家的小攤販,為了不把貨物再帶回家,通常就不磨價格了。
痛痛快快地把底價亮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也是農貿市場最熱鬧的時候。
寧萌將魚放下來,都還沒有出聲吆喝,就有幾個人圍了上來。
一詢價,眾人紛紛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