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之間,喜歡他的人便更多了。
看他長大的是李府老僕鐘叔,總是和他嘮叨,“少爺吉人自有天相,定然會逢兇化吉,長命百歲的。”
青年總是笑笑,望著窗外的樹木,生了新芽,上頭飛來的鳥雀做巢,生命周而複始,不住地流轉起來。
若是沒有意外,李景和的一生,便將在這座李宅之中讀讀醫書,識識百草,而後,燃燒殆盡。
直到二十四歲那一年,事情有了轉機。
十年之前,李府與太平道勾結,私下有了大動作,於是一向紈絝風雅的幾個公子統統被勒令夾起尾巴做人。
就算是裝,也得裝出一副和善的樣子來。
李員外這才想起自己的深宅之中,還有這麼一位性行淑均,溫文爾雅的三公子。
想著他時日無多,但卻賣相尚好,於是特準放他出府,籠絡人心。
李景和因此也得了機緣,如龍入海。
他去了城中,替百姓治病問診,因為他抱持的乃是懸壺濟世之心,診金收取的極低,
若是遇上窮困潦倒的人家,甚至分文不取。
一年之後,他便在城西有了自己的一座小診所,他給診所取名為“潤木堂”,而李小神醫的名號也逐漸傳開了。
李景和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故而全心全意替人施針治病,只是隨著他看的病越多,他越發覺得自己無能為力。
這世上有太多的病,他不知如何救治了。
也有太多的藥物,存在於名山大川之中,難以取得,太多的病人因為藥物,與藥術延誤了救治的時機,白白的丟掉了性命。
他看著所有人都跪下來求他,求他救救他們的家人。
可他卻只能束手無策。
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無論他如何解釋,病患,病患的家屬,卻擺出一副撒潑打滾的模樣。
終於,有一天,他從李府前往“潤木堂”,到得診所的時候。
他看到那塊匾額,不知被誰掀了下來。
悽涼的躺在地板上,周圍的人都像是看熱鬧一般,將診所周圍圍了個水洩不通。
“庸醫。”
“自己的病都治不好,還要醫人?”
李景和的腦子一下子嗡地一聲大了。他一言不發地開了張。
可不知為何,今日的生意卻何其冷清。
一個上門的病人都沒有。
當日,李景和關了店門,帶著藥簍去了三十裡外的鳳嶽山。
李景和從地方誌之中,曾看到過,在鳳嶽山上,有幾株五百年的靈藥,生於懸崖峭壁,採摘的風險極大。
但李景和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於度外。
他入山而去,幾次三番,空手而過。
直到有一次。
他的身體已是急劇惡化,這一日,他到了山間,忽然,從山頂上滾下來一個毛茸茸的圓球,“撲通”一聲,竟是落入了他身邊的山溪之內。
他顧不上身體的疲弱,也禁不住好奇心的趨勢,急忙下水了去,好在山溪不深,更是清澈見底,他將那團毛團救上水來。
發覺竟是一隻通體雪白的狐貍。
只是不知為何,這狐貍好像受了重傷,氣息奄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