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京試科舉。
這一天下起了薄薄的雪,雪花不是很大,數不勝數的舉人正打著雨傘,排著長長的隊伍,陸續進入雲京文院的考場。
雲京文院就是雲國京城的文院,不僅僅是科舉考場,同時也是讀書人學習的課堂。
只是在這個科舉的特殊日子裡,文院裡所有的教室都被空了出來,全部當作考試場地。
大街小巷裡放眼望去都是黑壓壓的一大片,足足有三四千的考生,簡直要把京文院的門檻踏平。
也好在文院大門足夠寬廣,設定了數十個檢查點,故而考生們進入文院的效率都很快。
然而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考生嫌棄太慢,發著各種牢騷。
“好長的隊伍啊!這要什麼時候才能輪到我們接受檢查呢?”
“現在可是冬月,風吹過來可冷得很呢!”
“快點啊!等得我花兒都要謝了!”
直到中午的時候,數千名考生全部透過了檢查,在文院的廣場之外集合。
此時,京文院夫子率領著眾多考生來到聖廟之前,聖廟之下香火鼎盛,青煙繚繞。
院夫子聲如洪鐘道:“拜至聖先師!”
考生們立即向聖廟裡的孔子銅像作揖行禮,畢恭畢敬。
“拜眾亞聖!”
考生們向孔子銅像之下的亞聖畫像行禮,神色也很恭敬。
“拜半聖!”
考生們最後向半聖的聖牌行禮,不敢有分毫的怠慢。
拜完眾聖之後,整個聖廟立即降下了磅礴的才氣,將整個文院都籠罩在了其中。
接下來,眾考生根據自己的考牌數字進入考場,每一個考生的座位都有屏風互相遮擋,只有一個視窗。
陸鳴在自己的位置坐好,整理著自己的筆墨紙硯,心情有些緊張。
“咚!咚!咚!”
三道鐘聲敲響過後,監考官將試卷發了下來,為期三天的京試科舉考試正式開始。
京試科舉一共有四科,分別是《論語》、《經史》、《策論》和《雜文》。
《論語》在科舉之中是必考的,《經史》是博古通今,瞭解經典和眾聖,《策論》是治國之策,十分重要。
相比於州試科舉,在京試之中取消了《唐詩宋詞》,多了一科《雜文》。
《論語》和《經史》相對舉人來說是較為容易和簡單的,因為這些都是書本上的內容,只要記住重要的知識點,答對題目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