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對於“拔地而起”除了這條解釋資訊之外,後面還有一條附註資訊。
“本獎勵效果具有宇宙級産檢質量保證,貨真價實。當該建築拔地而起後,所有人腦海中關於此處建築的記憶資訊都會改變,認為理所當然。不過,10萬以上的雙倍積分可是一比不小的花費哦!”
當初系統在經歷48小時的更新,設施援助獎勵中擁有了這項特殊效果,劉猛才會到燕京來買這塊芙蓉路68號地皮。否的話,他就需要直接買一個小的民辦學校,改頭換面,當做燕京桃園高中分校了。
只是願意賣出的民辦學校難找不說,就算真的買到了,裡面成型的建築設施肯定沒有從系統兌換的建築設施好,在硬體方面對其他學校根本形不成競爭力,於劉猛完成任務無益。
至於說從系統兌換的建築物,由之前封遠橋那樣的國家特殊工程隊來建築,速度雖然很快,可對於10萬積分以上的建築物,也是需要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
而想要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建起一棟設施援助中那種10萬積分的大樓,本就是超乎現階段文明常識的事,不如直接使用“拔地而起”的特效。
另外,“拔地而起”雖然超出劉猛所處文明現階段科技常識,但類似的建築概念卻是早幾年就有了的,那就是d列印建築物還處於嘗試階段,即使列印兩三層的樓房建築,也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準備,至於建築效果不說跟系統兌換的建築,即使和普通的建築相比,也差得很遠。
過個十年、幾十年,當3d列印建築技術成熟後,或許勉強能夠達到系統“拔地而起”的特殊建築效果,但現在卻不行。
而因為改變所有人相關記憶這一點,從根本上說,“拔地而起”也算是如同光環效果一樣的黑科技了。
想清楚這些,劉猛卻是並沒有兌換這棟10萬積分的圓形教學樓,而是繼續往後面尋索。
學校建築,除了要求各方面功能效果好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造型上要足夠引人注目。尤其桃園高中在燕京初立,更需要一棟足夠震撼的建築物讓學生及家長注意。
這也是劉猛執意要自己建立學校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次畢竟只是桃園學校級別升到優秀中學級別,而不是系統升級,所以新增的建築並不多,而劉猛也很快就選定了一棟建築物——30萬積分的標準中學綜合教學大樓!
透過系統的3d影象,以及相關資訊介紹,劉猛詳細的瞭解了這棟綜合教學大樓。
在功能方面,它重在一個“綜合教學”概念。
大樓的主體建築依舊是6層的非電梯樓房,每層有都有10間教室,兩間教室辦公室,兩處公共廁所,一處多功能計算機教室,一處物理實驗室,一處生物實驗室,一處化學實驗室。
這其中,每間教室都是完全現代化的配置——空調、風扇、飲水機、投影儀、教學電腦、電視、40份新型學生桌椅等等。當然,這些教學硬體是需要後續再按照相應價值扣除積分的。
整棟大樓呈心形,心尖是主體大樓,而大樓的入口則是放在了心口處。主體大樓最高,然後呈流線型向兩邊梯次下降。而兩邊依次有鋼琴教室、美術教室、小型練舞廳、乒乓球室、網球室、播音室、活動室等等。
可以說,綜合教學大樓就是將之前桃園的教學樓和綜合樓的部分功能室,最佳化了一下,融合到一起,使之更加適應城市校園——在城市,一般中學校園佔地面積都不算太大,將這些教室融合一體,可以大大的節約空間。
而事實上,在心形的綜合教學大樓中間是空的,一個可以容納上萬人的大空間,上方依舊是被特種玻璃蓋住,不怕風吹雨淋。而在建築體的上方,每個梯次樓層,都有通往下一層樓頂的出口,裡面是各種植物園式的活動場地,上方同樣被特種玻璃遮住,以保證學生安全。
雖然上方幾乎全玻璃覆蓋,可通風方面卻設計的很好,絕不會讓人感到不適,十分良好。
在出口方面,除了心口的大門外,兩側還有各有4個偏門,都是內外雙向的,相當於有10個出口分撥人流。
看完大樓的相關資訊後,劉猛十分的滿意,當即就選擇了“拔地而起”模式的兌換。
瞬間積分欄的積分少了60萬,從之前的1000萬整,變成了940萬。
同時,劉猛面前浮現了三張立體地圖,以及一條提示資訊。
“此建築可以指定出現在校長大人名下的所有學校建築土地中地圖中綠色區域),請校長大人選擇。”
劉猛一看,這三張立體地圖赫然是桃園學校、桃園師範大學、以及芙蓉街68號的地圖。每張地圖中,都有相應的綠色方格區域。很顯然,按照系統的指示,只有綠色方格區域,才可以作為綜合教學大樓的落腳點。